AI Agent落地觀察:從製造到畜牧
知勢電子報 | 2025.11.09
AI Agent落地觀察:從製造到畜牧

各位朋友們好:

長大之後回頭看,才發現過去台灣鄉下的長輩,對於「文字」有種無以名之的尊重。

例如,小時候家裡沒有書桌,但寫功課之前被要求一定要先把飯桌擦乾淨,不能有殘餘的油漬、醬料,以免弄髒書本和作業簿;報紙掉到地上,非但不准踩,還必須立刻撿起來、摺整齊,好好放回桌上。如果敢隨意撕壞書本或上頭有寫字的紙,在有些家裡可是要討一頓好打的。

或許,因為文字和紙張是過去主要的知識載體,這是尊重知識的一種體現。

還記得上小學前,有次趴在報紙上看一則火災新聞,內容大概是消防隊員進入火場誤以為假模特兒是真人,嚇了一大跳,我忍不住笑了出來。長輩在旁看到嘖嘖稱奇,覺得這麼小就能讀報紙,「而且沒有注音」,「長大之後一定是女狀元啊!」那瞬間,我也以為自己好像不小心知道了什麼「天機」,或開啟了某個神祕藏寶室的門。

這種對知識的敬重,對不少長輩有深遠影響,甚至還延伸到對AI的態度。

最近跟幾位企業接班人聊天。一位二代說,他將近八十歲的父親非常好學,認為每天努力跟 ChatGPT 聊天就是「學 AI」。而且愈聊愈起勁,非但大小事都要「請教」AI,還把 AI 給的答案奉為圭臬。例如,看醫生時拿出 AI 的答案質疑醫生:「真的是這樣嗎?你確定?可是 AI 不是這麼說的。」

旁邊另一位朋友狂點頭:「真的真的,我家的創辦人也是這樣。」他們的公司考慮是否要進行數位轉型,雖然找來專家評估之後,認為現有方案不妥,但創辦人還是很有把握:「AI 都說可以了,難道你比電腦聰明?」

生成式 AI 的幻覺、風險,在很多人心中彷彿是遙不可及的議題;也有人以為,反正一定會有電腦專家解決。隨著政府大力推動百工百業用 AI、Agentic AI 逐漸普及,從數據、模型到資訊架構的韌性等問題,影響範圍與嚴重程度將會快速擴大,恐怕是此刻就必須嚴肅以對的問題。

本週電子報持續分享智慧製造面對的真實問題:一是如何因應產品少量多樣的挑戰?一是如何找出 AI 在企業的真正的價值。同時,也特別分享大成集團導入 AI 的經驗分享

從農畜產品起家,60 多年發展出從食材到通路一條龍的競爭優勢,大成集團是台灣農畜產品的領導品牌,經過疫情期間至今的轉型,如今也藉由 AIoT 的應用,數位化與 AI 化畢其功於一役,串起農糧食材供應鏈數位平台。2020 年曾和現任總經理韓芳豪討論過導入 AI 的各種可能性,五年後已卓然有成。其中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寶貴經驗,以及如何與營運策略結合的思考,很值得提供不同產業參考。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本期目錄

從畜牧場到餐桌,大成集團用 AI 構築台灣食品供應鏈生態系
產業AI化 產業案例

從畜牧場到餐桌,大成集團用 AI 構築台灣食品供應鏈生態系

多年來,大成集團在養殖、加工與餐飲等多端累積大量營運數據與現場經驗,並以 AI 系統 Vital 為核心,逐步優化生產、配送與決策流程。這套經過實際場域驗證的 AI 供應鏈架構,如今成為達能對外服務的技術基礎。

閱讀更多
製造業 產業案例

信邦電子 「零組件智慧估價」實踐 AI 價值

為避免 AI 在複雜比對中出現偏差或幻覺,系統設計了三層防護機制:它會先進行資料風險檢測,快速識別缺漏與異常;接著與信邦的歷史資料庫進行交叉比對;最終,將異常數據交由工程師人工複審,確保結果的可靠性。

閱讀更多
固緯電子 以 Agent 架構突破少量多樣的製造難題)
製造業 產業案例

固緯電子 以 Agent 架構突破少量多樣的製造難題

全球智慧製造進入 AI 下半場之際,對面臨產品少量多樣、高變異挑戰的台灣企業而言,AI 導入的關鍵早已不再是技術本身,而在於能否將難以傳承的老師傅經驗轉化為可複製的「系統能力」。電子測試儀器大廠固緯電子(GW Instek)與英登科技合作開發的 AI Agent 品質協作系統,便成功達到這個極具挑戰性的目標。

閱讀更多
【打造 AI 落地實戰力】2025 MAI 開發者社群大會
2025 MAI 開發者社群大會 活動

【打造 AI 落地實戰力】2025 MAI 開發者社群大會

第二屆 MAI 開發者年會,以「打造 EdgeAI 落地實戰力」為主軸,邀請 Edge AI 開發者社群同聚一堂,活動中安排一系列探討 Edge AI 的技術落地的主題講座及工作坊教學分享,現場還有許多解決方案展示攤位,千萬別錯過了!

立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