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觀點

此標籤共有 26 篇文章

善念可以被量化?如何用SROI精準評估企業ESG決策
ESG新賽局, ESG, 策略觀點, 產業案例, 創新

善念可以被量化?如何用SROI精準評估企業ESG決策

在討論企業的ESG中,環境保護 (E) 和公司治理 (G) 較為具體且易於量化管理,因而常常成為討論焦點,但社會面 (S) 的議題,則因為社會影響力的評估標準相對模糊,難以具體呈現,往往只停留在「善念」或「做好事」的感覺,無法符合企業治理的目標。因此,在推動ESG相關專案時,如何衡量社會影響力往往是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為這項評估提供了一套精準且實用的方法。

  • 楊育青
良好的管理,才能讓 Al 促進企業生產力和績效
人力資源, 策略觀點, 觀點

良好的管理,才能讓 Al 促進企業生產力和績效

在資訊社會裡,工作過程中的溝通和交付成果,大多是經由資訊交換的方式來完成,例如通訊、郵件、圖文檔、數據⋯。知識工作者除了需要應用多種學科知識和技術組合,也同時使用多種工具(軟、硬體)和技能,並且在過程中和其他人協作,一起解決問題完成工作。面對大量的新知識、工具和技術的出現,企業和工作者面臨了工具和技能的選擇、配置、適應和成本負擔的困難,甚至是造成心理健康的問題。

  • 王寅武
    王寅武
歐盟AI法案對台灣產業的影響及應有的準備
AI ACT, 策略觀點, 觀點

歐盟AI法案對台灣產業的影響及應有的準備

經過了長達3年的過程,歐盟AI法案終於完成立法程序。做為全球首個涵蓋開發與應用的法律框架,其法案可能成為其他國家制訂相關法規的參考標準,進而影響全球AI治理。該法案強調AI系統的風險管理、倫理考量、應用AI技術的安全性,與透明度,並要求對高風險AI進行嚴格的審查與監管,這些作法預料將促使其他國家在制訂AI政策時也重視相同的問題。

AI 2.0時代的新 4 P:人員、流程、產品與企業定位
人物訪談, 策略觀點, 觀點

AI 2.0時代的新 4 P:人員、流程、產品與企業定位

AI 熱鬧滾滾,但究竟對企業產生哪些實質的影響或幫助?華碩雲端暨台智雲總經理、AI 大聯盟會長吳漢章觀察到,這一波生成式 AI 浪潮,使得企業經營者更加著急和焦慮,擔心自己在產業變局中丟失位置,或是錯過下一波成長機會。他建議,可以從新4P的概念,包括人員(people)、流程(process)、產品(product)及企業定位(position),協助企業經營者解剖這一波 AI 的潛力與能力。

  • 楊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