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 資料科學, 人工智慧, 趨勢 從生態圈概念出發,打造「達爾文之海」協助AI新創 2017年台灣產業界掀起人工智慧熱潮,然而當時有經驗的AI人才據估計不到1000人;2019年中,第一本從台灣產業角度出發的專書《人工智慧在台灣》正式出版,產業AI化、AI產業化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彙;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零售……雖然橫跨各種不同領域,但不需解釋,大家都知道「智慧」指的就是人工智慧。
新創, 數位轉型, 趨勢 打造適合創新環境,才是產業轉型的基礎 疫情衝擊加上不穩定的國際政經局勢,詭譎多變的全球市場與快速變化的科技,當前企業經營與永續之路充滿了諸多挑戰。近來,許多企業在尋找下一波創新動能時,會選擇與新創企業合作,新創投資已成為近來驅動企業突破既有格局、探索新市場的方式之一。但企業與新創該如何尋找適合的對象?
新創, 人工智慧, 趨勢 2022 上半年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公佈:資料安全性與開放將是關鍵議題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日趨成熟,許多產業開始注意到新技術即將帶來的變革,提供AI技術服務的公司相應而生。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與AppWorks Accelerator、台智雲TWS合作,公布2022年上半年「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Taiwan’s AI Ecosystem Map First Half 2022)。透過每半年更新一次的地圖持續發掘更多潛力在地新創,並盤點AI發展能量,從中也觀察到幾個趨勢與挑戰值得與大家分享。
ESG新賽局, 陳來助, 低碳經濟, ESG, 數位轉型, 趨勢 Carbon等於Cost ?ESG大航海時代,企業該如何改變思考模式? 2015年聯合國通過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括性別平等、永續資源與經濟等議題,許多重量級企業陸續加入實踐行動,也帶動了 ESG 風潮。由於製造業占台灣GDP比重達33%,科技製造業更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 ESG對整體供應鏈的影響,不只是產業更攸關國家的競爭力。從供應鏈的角度,台灣產業該如何面對ESG這個重要的課題呢?
趨勢, 人工智慧, 資料科學 全球大數據專家麥爾荀柏格:資料並非AI時代的石油 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略有概念的人或許都曾聽過,在2016、2017年時產業界經常將資料比喻為「新時代的石油」,但在全球知名大數據專家麥爾荀柏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與知名科技新聞記者蘭姆格(Thomas Ramge)合寫的《資料煉金術》書中直言,這樣的比喻是不對的,因為在數位經濟中,價值創造的方式跟過去完全不同,而也正因為這種不算正確的類比,使得很多傳統企業的數位轉型往往以失敗收場。
人工智慧, 趨勢 當AI開始繪畫後,將如何影響創意產業? 全球權威財經雜誌《經濟學人》(Economist)在6月以「AI新境界」(AI’s New Frontier)做為封面故事,而封面主視覺也首次由AI進行設計。究竟AI是如何設計出這個封面?《經濟學人》在電子報中有詳細解釋。
電動車, 人工智慧, 趨勢 當地面的車聯網遇見天上的低軌衛星,通訊設備將成為關鍵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在股東會透露,鴻海已開始佈局B5G相關衛星通訊的計畫,除投入低軌道衛星(LEO)領域研發,也不排除發射鴻海衛星的計畫,並將由鴻海研究院新世代通訊研究所負責設計及統籌。
趨勢, 數位轉型 5G部署才剛起步,驅動垂直場域轉型才是最大影響 近兩年來,台灣在5G通訊的發展,從5G頻譜拍賣、電信業者陸續開賣,基地台也漸從4G朝5G普及,在消費市場上可以看到5G手機漸成主流,另在應用層面上也陸續看到更多高頻寬的網路遊戲、元宇宙應用的出現。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孫雅麗認為,5G網路的部署只是起手式,真正的價值是帶來數位轉型的力量,驅動垂直場域的轉型才是其最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