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ode時代來臨,為什麼你更需要學AI?

根據國際研調公司Gartner預估,全球至2024年將有65%的應用程式會從Low-Code平台開發,只要透過圖形介面、拖拉組合,即使沒有程式背景的使用者也能輕鬆使用工具完成工作。不過,若企業想要導入No-Code AI工具,終究要先了解自己要解決什麼問題、面臨什麼困境,並且培養具AI知識的員工仍是必須的成本。

中小企業導入No-Code AI平台的挑戰:缺乏資料概念

近幾年興起的Low-Code(低程式碼)工具,指的是使用少量的程式碼進行開發,透過視覺化的介面,加上點擊、拖拉、選單等直覺、簡易的操作方式,取代部分程式碼的撰寫;而No-Code(無程式碼)則是連一行程式碼都不需要寫,就能開發應用工具,包括了各式應用程式、自動化流程、虛擬助理或是分析工具。近來,也有越來越多No-Code AI 平台出現,強調不需要培養一組AI工程團隊,就可幫助企業推動AI專案。

不過,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首席資料科學家蔡源鴻認為,No-Code工具的發展雖然有助於降低程式門檻,幫助非技術部門人員快速解決繁雜的工作,減少IT人員負擔。但是,AI專案的開發流程包括了資料處理、模型設計、模型部署及訓練,若是任務本身過於複雜且必須涉及不同類型資料的處理,則模型設計與訓練需要高度客製化,這也就超過No-Code AI工具所能解決的範疇。

由於AI開發的流程繁複,為了加速整個開發流程,MLOps是近幾年出現的熱門概念,讓模型部署與維護的流程變得更簡單,這也是No-Code AI工具十分重要的核心功能。PGi樺鼎資深技術顧問張凱瑞介紹,所謂的MLOps結合了ML與DevOps兩種意涵,Devops是為了確保軟體產品的快速交付與品質的方法,大幅縮短軟體開發的週期。MLOps的目的就是要確保ML模型能快速交付,自動化、監督其預測品質與版本控管也是MLOps平台最大的共通重點。

許多No-Code AI工具多瞄準中小企業作為主要使用者,強調不用培養AI團隊與快速看到結果。但是,蔡源鴻認為,中小企業更需要先克服的是資料的基礎建設,「有些公司說有資料,其實是沒有有效資料。」如果企業主對於何謂有效資料沒有概念,且不了解其價值,並有意識地搜集與管理資料,更重要的是,資料需要被數位化,否則後續將沒辦法往下推進。

如何將問題轉化成AI問題?關鍵Key Man

另一方面,公司內部仍然需要有熟悉No-Code AI工具的人,負責學習平台並熟悉它。這個人必須可以與提出需求的單位討論,拆解問題與功能設計,提供相對具體的建議,才能讓員工快速上手。蔡源鴻不諱言,如果沒有具備人工智慧的基礎知識,並不建議直接使用No-Code AI平台,所產生結果效益也不會太明顯。

他觀察到,目前許多人對於人工智慧的能力及概念仍不清楚,有些人覺得AI萬能,只要是人類不喜歡的、覺得困難的事情都可以交給AI完成;另外有些人則是覺得AI就是資料分析,對於人工智慧的能力並沒有明確了解,提出的許多需求多半是資料分析範疇的問題,「有一點像BI,還不到AI。」

人工智慧本質上是個強大的數學函式,具有分析、解釋甚至預測功能。「解析任務是種能力。」蔡源鴻認為,需要對AI有認識,才能將單位需求的任務轉換成XY函式。由於AI很多時候會被應用於預測上,這時候放進模型訓練的數值,會跟預測結果有關聯,但要如何判斷哪些數值適合?例如機台上的參數要不要放?需要觀察哪些數值?這些資料的判斷都考驗著使用者對於人工智慧的了解與基礎,如果加入了過多的資訊很可能變成雜訊,進而影響模型的預測能力。(推薦閱讀:為什麼人工智慧是個強大的數學函式?蔡炎龍教授這麼說

No-Code AI平台這麼多,企業要怎麼選?

蔡源鴻建議,面對這麼多的No-Code AI平台,企業一定要先了解這些不同平台所針對的使用對象、產業是誰?適合什麼樣的人、產業、情境。

他認為,No-Code AI平台主要是針對比較不會寫程式的人,但資料科學家等已經會寫程式的人,可能就不是主要使用的單位。

挑選平台時,要先知道欲解決的是什麼問題以及需求,若公司有資料團隊,也要了解團隊是否有習慣的工具?平台該如何與現有工作流程串接?此外,若在意資料安全及隱私的話,也需要特別留意平台工具在這方面是否有相對應的處理方式。此外,隨著可信賴AI的議題興起,No-Code AI平台的可信任性,包括模型的可解釋性、相關的規範等信任議題都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