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此標籤共有 351 篇文章

不只是一場學生競賽,AI Junior Award 致力引導科技人才整合能力
AI Junior Award,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不只是一場學生競賽,AI Junior Award 致力引導科技人才整合能力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AIF) 與電子時報 (DIGITIMES) 針對全台大專院校學生共同主辦的 AI 創新競賽「AI Junior Award」,自 2022 年至今已邁入第三屆。不同於其他強調技術的 AI 競賽,AI Junior Award 希望幫助學生跳脫技術框架,具備設計思考與定義問題的能力,進而成為在快速迭代的 AI 時代中,勇敢做夢、創造未來的人才。

  • 陳梓元
胡筱薇:生成式 AI 不只是工具,而是日常
人才培育, AI Junior Award, 觀點, 人物訪談

胡筱薇:生成式 AI 不只是工具,而是日常

生成式 AI 引發全球熱潮一年多來,除了產業界關注未來的應用與風險之外,許多大專院校老師也很擔心學生使用 AI 代寫報告,不僅無法鑑別實力與學習成效,更擔心學生失去邏輯訓練與思考組織的能力。但使用生成式AI一定會對人才培育與能力培養造成傷害?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連續三年舉辦 AI Junior Award,今年更以生成式 AI 為題,邀請全台大專院校學生將社會關懷與創意轉換為可執行的 AI 解決方案。過程中,發現 Z 世代(指 1996-2009 年出生的年輕人)學生在工具的運用與投入程度已超乎想像。

  • 楊育青
AI 浪潮攪動半導體產業,輝達、三星如何因應?台灣還有優勢嗎?
精選書單, 觀點

AI 浪潮攪動半導體產業,輝達、三星如何因應?台灣還有優勢嗎?

從貿易戰到晶片戰,美中對峙已揭示「得半導體得天下」的國家發展戰略;從全球化到去全球化,也預示「新亞洲供應鏈」將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身處在地緣政治角力、區域經濟興起的最前緣,臺灣科技業要如何運用自己的不對稱關鍵優勢,在合縱連橫的國際新局中,找到最有利的生機與商機?

  • AIF Editor
尚未啟動數位化的企業,AI時代如何應對挑戰?
產業案例, 人物訪談, 觀點

尚未啟動數位化的企業,AI時代如何應對挑戰?

生成式AI熱潮席捲全球一年多來,全球科技大廠持續競相投入大量資源,技術研發快速迭代、經營模式推陳出新;但這股熱潮是否會促進企業產生變革?根據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2023台灣產業AI大調查」報告指出,雖有一半以上企業使用過生成式AI工具,但接下來還會進行AI專案的企業僅有三成。

  • 楊育青
AI 將造成教育變革?葉丙成:社會沒有共識下,改變台灣教育仍需要時間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AI 將造成教育變革?葉丙成:社會沒有共識下,改變台灣教育仍需要時間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但是,當我們只要輸入問題,AI 就能立刻提供解答時,我們對於老師的期待會是什麼?而老師又該擁有哪些技術或能力呢?當各產業都擔心將受到 AI 浪潮帶來的衝擊,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葉丙成認為,AI 要對台灣的教育帶來任何改變或影響仍需要一段時間。

  • 楊育青
AI 可以怎麼用?職場中的應用想像
ChatGPT, 人力資源, 精選書單, 觀點

AI 可以怎麼用?職場中的應用想像

人工智慧無疑是近來最熱門的話題,可以應用的領域更是遍及所有產業。對身處技術行業的專業人士來說,AI 的崛起也代表著現有的工作角色受到或多或少威脅。不過,在AI看似還無法完全取代的此刻,我們都希望可以在工作中尋找更有效率、更創新的方法。至於如何用 AI 為工作加分,誠實說,大部份的人都仍在摸索中。在《AI 職場–智慧浪潮的工作新規則》這本書裡,作者針對不同工作角色,提出了可以運用 AI 改善和簡化工作流程的方法,使得文書處理、項目管理甚至是整個團隊的協作都更加高效。

  • AIF Editor
如果 AI 是答案,那問題是什麼?
人工智慧, 觀點

如果 AI 是答案,那問題是什麼?

「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是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每年的重點工作,期望透過長時間的累積,深入描繪台灣產業導入AI的實際樣貌。包括不同產業的現況、與科技發展趨勢的對接、未來關鍵議題的佈局......等,提供企業與政府研擬相關政策時的參考。特別在生成式AI(AIGC)熱潮來襲一年多之後,台灣產業的 AI 應用究竟產生哪些變化?面對什麼樣的挑戰?是本年度調查和過去最大的不同。

  • 溫怡玲
    溫怡玲
創新應用不只是跟風,IKEA 背後的關鍵目標與策略
ESG新賽局, 產業案例, 觀點

創新應用不只是跟風,IKEA 背後的關鍵目標與策略

全球知名家具零售商 IKEA 以簡約風格與平實價格的形象深入人心,近年來更因為有梗的行銷宣傳與科技應用,如用生成式 AI 協助設計沙發,或以 AI 處理日常客戶查詢、協助退貨等原因登上媒體版面,甚至在 ESG 或永續經營方面也有許多重要的策略與推動方式,IKEA 所想的是什麼?

  • 楊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