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2023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結果,雖有過半企業已開始使用 AI,但僅三成會繼續進行AI 專案;且整體產業 AI 化指數表現仍然偏低,僅 35.7 分,特別是在 AI 風險掌握能力上明顯不足。對此,KPMG 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觀察,目前產業 AI 化的實際比例雖然不高,但有個有趣的現象是,不少企業領導者已經非常積極要求企業內部各單位提出 AI 策略。他提醒企業, AI導入通常不太能夠立刻看到成果,甚至必須先擁抱它的缺陷,才有機會等待美好到來。
企業轉型「從外用到內服」 眉眉角角的挑戰仍未解
賴偉晏提到,根據《經濟學人》報導,100 家美國企業中真正有使用 AI 的只有5%;另有 7 % 企業則表示未來會採用,兩者相加約 12%。他認為,目前企業如果要朝向 AI driven 的方向,但董事會卻沒有增加對 AI 的認知,將會成為發展隱憂。同時,企業整體結構通常也必須進行調整,否則,企業只能仰賴部門主管自發性的做一些功能性的應用,相對於從總部出發的策略執行力度仍有限。
就他目前觀察到的,雖然目前台灣產業實際應用 AI 的企業並不多,但已有不少企業領導者因為接觸到 AI 相關資訊,而開始要求企業內各單位提出 AI 策略,這對整體來說是個好現象,也許能期待明年的狀況能有所提升,當然,如果要加快企業導入速度,從上而下的調整結構絕對是重要的。
過往企業在導入 AI 與數位轉型的目的多半是為了增加營收,以面向客戶與營利直接相關的前台為主;而生成式 AI 則讓大家轉而注意到生產力的提升,也就是偏向行政與營運方面。因此,目前企業領導者才會認為可以針對前、中、後台,進行全公司的 AI 策略規劃。他形容,這幾年企業的數位轉型趨勢「從外用逐漸到內服」,而內服將會逐漸加溫。
同時,也帶來兩難的議題。賴偉晏指出,企業面臨的挑戰除了 AI 技術障礙,還包括雲端租賃費用的成本問題。一但企業決定投入相關成本,亦即代表生產力必須能對應成本,如果需要讓獲益大於成本,最後可能只剩解僱員工一條路。所以,對企業來說,導入的真正挑戰往往不是技術,而是接到任務的員工,心中對工作不保的擔憂與抗拒。他說,雖然可以看到生成式 AI 帶來的一些變化,但細膩的往下解構,就會從費用、資安、環境等地方每個環節都有必須克服的問題。
AI 治理勢必成為關鍵,金融法規與實際應用仍有落差
賴偉晏認為,規模大小不同的企業應用 AI 方式也有極大的不同,例如 10 個人的企業可能應用在銷售上,如文案生成或簡報整理;而中型企業相對也會有較多的衍伸應用與問題。至於大型企業,如金融業原本就有相關的資訊系統,如信用風險、風險模型、智能客服等,特別是面對客戶的企業應用得越多。
不過,賴偉晏也指出,許多金融業者將 AI 應用到商業上之後,相關法規才後續出現,使得業者這才開始注意到治理相關的議題,深怕法規公布後,已經發布在市面上的產品就會面臨法律問題。
2023 年底金管會發布「金融業運用 AI 指引」,將 AI 系統生命周期分為系統規畫及設計、資料蒐集及輸入、模型建立及驗證,和系統佈署及監控等四階段,並建議業者在各個階段落實核心原則的作法。
賴偉晏表示,雖然銀行業大多已根據自律規範各自發展,但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是,這個規範所指的是 AI,而不是生成式 AI,兩者的定義雖有明顯差異,但也容易被混淆,因而使得金融機構必須進行全面的檢視,也因為檢視的範圍越來越廣,企業的態度也會越來越嚴謹,因此在討論 AI 的議題時,勢必從最開始的資料治理開始談起。
他提到,在數據治理方面提到的客戶隱私權、落實公平性等細項,金管會並沒有定義,只是以「使用開放式生成模型,仍需由金融業人員進行專業跟客觀的管控,以免造成不公」一句話帶過,亦即業者必須自己判斷可能會產生的不公問題,以及客戶的反應,甚至必須開始建立起整個標準作業程序(SOP)。
但目前遇到的問題是,產業的指導原則和實際執行的標準作業程序(SOP)的中間還有一段落差,因此,金融業者會想弭平這段落差,但目前 ISO或歐盟的標準已經愈加清晰,有可以遵循的方向,再加上銀行業既有的原則,如公平待客等;或是有些銀行業者已經開始進行資料治理,或是想辦法進行全面性的盤點。
賴偉晏指出,金融業包括人壽、營證、投信、投股等不同業務單位,規模大小也有差異,在AI 的導入應用上有不同落差,更重要的是對於 AI 的理解與認識也有程度上的差距,例如稍微進階的數據應用,是否算是 AI 呢?或是有些人認為必須是屬於強人工智慧類型的才叫AI;但至今坦白說,大部分的人對 AI 的認知普遍偏低,多半認為 AI 就是生成式 AI。
企業容易忽視導入 AI 需要付出的努力
對於資本相對小的零售業,成本則是業界最在意的重點,且會希望可以立刻看到成效,卻輕忽 AI 專案過程中需要付出的努力,導致專案容易以失敗作收,後續就不容易再往下走。而規模稍大的電子商務業者,則比較偏重於效率或是風險管理上的應用,而不是商務模式的創新。再加上,近年來電商所要面對的不再只是國內的競爭對手,而是來自海外的跨境電商,甚至可能需要考慮到法尊的問題,例如歐盟等國際組織的規定。「網際網路的年代,很難有一個區域,就只要在裡面做安全的生意。」
「擁抱 AI 必須先擁抱它的缺陷,才有機會等待它的美好。」賴偉晏提醒,因為 AI 仍是一個策略議題,它並不完美,並非使用了之後就能立刻得到成果。但如果企業願意接受他的不完美,甚至願意圈出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並擁抱它,當美好的那一天到來時,將會是第一個享受成果的。
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數位轉型上,賴偉晏指出,無論從便民、數據或是民眾ID的角度,每一個部分都是一個斷點,而政府要做的數位化還有很多地方,包括打通數據、數位認證機制等。他認為,從數位化的願景中,就能衍伸出許多應用,包括從解構民眾需求或是如何讓數位通路更有人味。
AI 如何創造新價值?而工作的核心價值已經改變
許多企業也會期待透過 AI,是否能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賴偉晏認為,並非創造營收才是新的價值,以金融業為例,若從風險管理的角度,提升品質使得可能增加的風險成本降低、或更好管控,也是一種價值創造。
又或者,銀行業者因為法規限制多,如何在限縮的範圍內,優化或提升服務?例如銀行透過消費者的使用數據分析,了解每一張信用卡背後對於消費者而言,代表的都是一種特殊的用途,因而透過科技的應用並整合卡片,讓消費者透過 APP 就能切換不同卡片,達到服務的創新,也是一種價值的提升。
「數據未來應該有一天會併入資產科目裡,但你怎麼去衡量每一筆數據的價值?」賴偉晏認為,對於資料的掌控度來自於,企業從資料收集、處理到應用的過程,從個資法的角度是否能合法使用;但從技術面來看,即使擁有主控權,但沒有使用的能力,無疑是讓給外包商來做。而從成果面來看,如果這些資料真的能夠創造出價值,企業短期內又沒有能力的話,企業是否有計劃拉回主控權?
他提醒,許多人以為自己的資料十分完善,所以誤以為握有資料主控權。但如果是以這一點來看,大多數企業的完善度都不足。若僅有部分的資料主控權,卻能將資料應用得淋漓盡致,發揮最大價值,是否算擁有主控權?當企業在少量的資料下,如果要擴大應用,那麼企業的工具運用能力也要相對提升,才能獲得駕馭資料的能力。
賴偉晏說,所有數據都應該從資料所帶來的價值,以及每收集一筆數據所應付出的成本是什麼?否則漫無目的的收集資料也不合理,且應該逐層解構每層資料的重要性,才能真的擁有數據的主控權。
至於 AI 是否威脅勞工的工作權利?賴偉晏認為,現在的問題並不是因為用 AI 找不到人,而是因為COVID-19之後整個工作的價值觀丕變。雇主更應該重視的是,該如何因應未來世代對於工作的新需求?而 AI 只不過是當中一個用科技協助改善的工具而已。「AI 應該會造就更多工作機會,」他直言,許多產業談失業缺工的議題,其實都跟AI無關,因為假使大家都不出來工作,在有 AI 的狀況下,而企業還是需要運作的話,那應該會有一些新的職能被創造出來。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2023 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完整報告已可於官網下載,企業可點選按鈕下載「2023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