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的世界:AI時代戰勝失業與不平等的新經濟解方

「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嗎?」面對科技的快速發展,工作者對於「科技性失業」的焦慮也不斷增高,但經濟學家對於新科技所帶來的影響則是持樂觀態度,因為從歷史來看,新的發明總會補充人類勞動力的不足,或是創造更多型態的工作。 當現有職業技能可能被機器取代,未來的職場面貌會變得如何?

每個人都可能會面臨「科技性失業」,未來即將面對的可能是個有薪工作變少的世界,這股趨勢將會撼動我們的經濟和社會基礎未來。如果細看歷史上進步的不同時期,可以發現在改變的浪潮中,每個人命運大不相同,必須及早思考科技帶來的影響,才能免於在這波經濟浪潮的傷害。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經濟研究員丹尼爾.薩斯金(Daniel Susskind),主要研究人工智慧與科技對社會、工作的影響,對於人工智慧將對醫生、律師、會計師等傳統專業人士帶來的衝擊有深刻研究。他同時也是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客座教授,曾在英國政府中擔任過各種職務,包括英國首相策略單位的政策顧問、唐寧街十號政策單位的政策分析師,以及內閣辦公室的資深政策顧問。薩斯金《不工作的世界:AI時代戰勝失業與不平等的新經濟解方》一書中,從經濟的角度切入,探討人工智慧時代工作的未來。本書共分成三大部分,分別為人工智慧的脈絡、科技進步的威脅,以及因應之道,以下是《不工作的世界:AI時代戰勝失業與不平等的新經濟解方》的精彩內容摘錄整理:


被誤解的自動化焦慮

人類社會中的經濟成長是非常晚近的時期才發生的現象。實際上,在近三十萬年的人類歷史中,絕大部分時候的經濟生活是相對停滯的,遙遠的先人僅僅憑著狩獵、採集勉強維生。但是近幾百年間,經濟停滯的局面突然迅速結束,每個人的產量提升大約十三倍,全球產出則是激增近三百倍。試想將人類歷史濃縮成一小時,經濟成長階段大約只占最後半秒鐘,巨大的變化彷彿只發生在一眨眼之間。

經濟學家往往都同意,經濟成長是科技持續進步所致,不過為何是從西歐開始(乃至於何處是發源地、始自何時並延續至十八世紀末),反倒是各持己見。原因之一可能是地理因素:某些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宜人的氣候,以及有利貿易往來的海岸線、河川水道。再者可能是文化因素: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受到差異極大的歷史知識、宗教影響,對科學方法、財政、辛勤工作或其他人的態度(有人說社會的「信任」程度很重要)也有所不同。不過,最普遍的解釋則是公共制度的差異:某些國家保護財產權,並施行法治以鼓勵冒險進取、賺取財富與創新活動,但其他國家並沒有這麼做。

無論是出於什麼特定原因,可以確定的是英國主導經濟成長,在一七六○年代開始領先其他國家。往後幾十年間,新機器陸續發明並導入生產行列,大幅改善商品生產方式。諸如蒸汽機之類的機器成為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的標準象徵。工業革命可以說是人類歷史洪流當中最重要的時刻,「革命」一詞頗具戲劇效果,但用來形容這場變革還算是太輕描淡寫了。在此之前,任何經濟成長的規模都有限,而且總是斷斷續續或是在轉瞬間消逝。但在工業革命之後,經濟開始相對大幅而穩定的成長。到了今天,我們已經完全習慣這種既定的經濟成長趨勢。試想一下,每次只要遇到經濟成長的停頓或減緩,就會引發人們的憤怒與焦慮,沮喪與挫折的浪潮席捲整個社會,好像沒有經濟成長我們就不能生活得很好。

工業革命時代催生的新穎技術,讓製造商能夠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效率的運作,簡言之,就是成本更低、產量更高。在這場現代經濟成長的開端,我們可以察覺到「自動化焦慮」的起源。人們開始擔心,採納這些機器製造更多商品,意味著依賴人類完成工作的需求減少了。看來,經濟成長與自動化焦慮似乎從一開始就交織而生。

當然,人們一定在更早之前就對自動化感到焦慮。不管是哪一種創新發明,都不難想像或找出哪些不幸的傢伙可能會受到威脅。例如,在工業革命以前的所有技術中,印刷機可能是影響最深遠的一項技術,但它最初曾遭到想要保護傳統手藝的文人墨客大力抵制。每當談到印刷版《聖經》,他們就會說,唯有惡魔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複製出大量複印本。不過,工業革命期間發生的變化具有不同於過往的特殊性,這場變革的強度、廣度與持久度,讓人們對自動化更加焦慮了。

本文節錄自《不工作的世界:AI時代戰勝失業與不平等的新經濟解方》,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