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年後的世界:AI 2041 無接觸戀愛時代來臨?

過去五年裡,AI不僅在圍棋、撲克、電競遊戲Dota2等比賽中,擊敗了人類世界的冠軍;甚至在諸多領域都有令人驚豔的應用成果。例如,在法律領域可以協助裁決;在醫療領域可以用於肺癌診斷;在物流、農業以及軍事領域,基於AI的無人機,也將徹底顛覆原有的運輸模式;聊天機器人及自動駕駛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應用。

但是,人工智慧並非橫空出世的一項新技術。早在1956年夏天,電腦科學家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即在著名的達特茅斯會議上首次提出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慧)這個詞。在過去數十年的時光裡,AI始終被認為是十分新穎的科學研究方向,更歷經過兩次寒冬與熱潮,直至2016年,DeepMind所開發的AlphaGo程式打敗圍棋世界冠軍、韓國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才又再興起一波熱潮。AlphaGo的成就要歸功於「深度學習」演算法,這項技術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但伴隨著巨量資料及高速硬體運算的發展成熟,也帶起了一波新興的應用革命。

李開復在《AI 2041》這本書中提出未來20年將影響人類的10個重要技術趨勢,包括深度學習、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數位醫療與人工智慧的融合、XR技術的發展與挑戰、自動駕駛與量子計算,透過科幻小說家陳楸帆構思出10篇故事,結合虛構的敘事與非虛構的科技評論,展現20年後被AI 技術深刻改變的未來世界。

隨著AI技術不斷的發展進步,我們很難知道20年後的人類將迎來什麼樣的未來,但如同作者所言:「創造未來,從想像未來開始。」以下是《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的精彩內容摘錄整理:


無接觸之戀


陳楠又做了那個噩夢。

她被拋回二十年前的那個夜晚,像一個飄浮的幽靈,以第三者視角看著五歲的自己。那個小女孩一動不動,看著太空人般全身防護的白衣人走進房間,把爺爺和奶奶抬上帶著白色塑膠罩子的擔架帶走。爸爸媽媽卻不知去向。

夢裡沒有救護車的尖嘯聲,也聞不見消毒液的嗆鼻味,一切都是蒼白的。陳楠知道,幼小的自己身體化石般僵硬,無法動彈,並不是因為冷靜,而是被恐懼所囚禁。這種感受在夢裡格外真實而強烈,像有一條巨蛇纏繞著她,緩緩收緊,壓迫胸腔,讓她無法呼吸。

心理醫生建議陳楠,讓夢裡的自己哭出來──「釋放淤積的負面情緒,精神創傷才能癒合」。陳楠何嘗不想。她想讓那個小女孩尖叫、大哭,想讓那個小女孩上前攔住擔架,好和爺爺奶奶再說一說話。可她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離去,從自己的生命裡永遠消失。

也正是從那一天起,陳楠牢牢記住了這個陌生而險惡的術語──「新冠病毒」。甚至在很長時間裡,她一聽到這個詞便會渾身顫抖,心跳紊亂。醫生說,這是精神創傷導致的驚恐發作。還有噩夢,像不請自來的客人,總會在毫無防備的時刻攪亂她的生活。

智慧枕頭監測到睡眠中的陳楠呼吸和心率都有些異常,便用輕柔震動和音樂將她喚醒。窗戶玻璃感應到日光,自動調節透明度。窗外,黃浦江畔鱗次櫛比的大廈如同水晶柱般在晨曦中閃爍金光。

她花了好長時間才回過神來。這裡是2041年的上海浦東,噩夢消散了。

像往常那樣,外形像加大版R2-D2的快遞機器人把包裹送到門口,蜘蛛蟹般的消毒機器人用細長的機械肢將包裹拆封,腹部均勻地噴射出消毒噴霧,確保沒有遺漏死角,再搬進室內。與此同時,空氣過濾系統開足馬力,使用了奈米材質的超級濾網能將直徑僅有0.06~0.14微米的冠狀病毒攔截在外,更不用說PM2.5及尺寸巨大的塵埃顆粒了。

室內空氣品質連同陳楠訂閱的全球各城市疫情即時資料,一起投射在浴室的鏡子上。介面追蹤她的視線軌跡自動展開、滾動、折疊,並不妨礙洗漱。這種習慣已經伴隨她十幾年了。隨著冠狀病毒成為一種每年都會暴發的季節性傳染病,全球人類逐漸進入了「後新冠時代」的生活新常態,並根據各地習俗加以調整。中國人的「抱拳禮」由於不需肢體接觸,成了一種國際流行的禮儀。

在她還出門的日子,每次都要先檢查目的地的疫情標誌,甚至精確到某條街道、某個住宅區。綠色的鉤代表正常;紅色的叉代表出現陽性病例;黃色圓圈代表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需要謹慎。所有這些都得益於無處不在的smartstream、感測器、雲端的大數據池和學習了大量傳染病動力學案例的AI模型。當然,出於保護隱私,政府使用了聯邦學習和嚴格的法律監管,確保公民個人資訊不會被洩露或被用於商業用途。

陳楠突然停止了刷牙,盯住鏡子資訊介面的某個角落,那是屬於她與男友加西亞的聊天視窗。加西亞是個巴西人,據說這是當地最受歡迎的男子名字,他此刻應該在比她晚十一個小時的GMT-3時區。如果換作平時,這個視窗應該早就塞滿了男友各種甜膩的問候和分享的影音。但這會兒,那片鏡面卻空空如也,只映出陳楠不安的臉。

撥打視訊電話,無人應答。

幾乎是本能般地,她再次查看巴西當地的疫情狀況,資料平穩,並無異常。查看社會新聞,也沒有關於政變、戰亂或黑幫火併的報導。

加西亞一反傳統觀念對於南美男人的偏見,熱情但靠譜,這種失聯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會是什麼原因呢?陳楠努力回想前一天兩人的對話,開始後悔自己的決定。她再一次拒絕了男友線下約會的提議。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許多次。

用加西亞的話來說,他們「卡在閉環裡了」。

這是兩人的暗語。陳楠和加西亞都沉迷於一款多人線上VR遊戲Techno Shaman,這款遊戲具有嵌套式的世界觀,玩家可以透過蒐集道具、舉行儀式或者完成任務來實現不同位面的穿越。其中的一個場景存在缺陷,陳楠不幸卡在閉環裡,她化身為不斷重生的兔子,每次從樹洞裡跳出都會被閃電劈死,就像薛西弗斯或者普羅米修斯。路過的獵人加西亞用一種常人無法想像的方式救出了她,這也成為兩人發展親密關係的契機。

但在現實世界裡,陳楠依然無法逃出閉環。

對於陳楠來說,外面的世界充滿了病毒,危機重重,即便是心愛的人也無法將她從這個用機器人和感測器設下重重關卡的小小城堡裡拽出去。

在這裡,她已經獨自度過了三年,並且打算一直待下去。

「你打算什麼時候見我?我的意思是,在真實世界裡。」

「嗯……如何定義『真實』?」

再一次面對加西亞的逼問時,陳楠竟如此慌亂。這個問題甚至沒有進入過她的願望清單。她的願望清單上列著新款VR對戰遊戲、KAWS x 村上隆限量版公仔、一隻基因改造過的斯芬克斯無毛貓、一間更大的智慧公寓等,但就是沒有男友的位置。

我真的在乎這段關係嗎?陳楠問自己。經過一番複雜而糾結的論證,答案是毫無疑問的。

她喜歡加西亞,說愛可能有點太重了,但她的確很享受兩人在一起的時光,無論是在VR遊戲裡執行任務,還是在虛擬演唱會上發瘋犯傻,甚至只是閒聊(無論是透過視訊、語音、文字,還是使用表情符號)。她和加西亞,就像上海小籠包和巴西煎餅,看上去完全不一樣,但都是由麵皮裹著餡兒包成的,這就是兩人默契的基礎。她能感受到在地球另一端那顆心為自己而跳,也為自己而下沉。(全文請見本書第四章)

開復解讀

在故事〈無接觸之戀〉發生的時代,人類社會已經被疫情徹底的改變─直到最後,新冠病毒(COVID-19)依然沒有被徹底消滅,相反地,它演化成了一種長期存在的、會不斷變異的季節性病毒。

這當然只是一種虛構的情境。然而,在經歷了一次新冠疫情之後,不論這種病毒今後會如何變異,可以確定的是,AI將重塑整個醫療行業,例如加快疫苗和相關藥物的研發,加速AI診斷與現有醫療手段進行技術集成的進程,等等。在本章,我將對新冠病毒如何推動這些技術的發展進行討論。現在,我們對AI醫療的關注尤為即時,因為醫療行業正在數位化,而這將產生AI重塑醫療行業所需的大量資料。到了2041年,我們在回顧歷史的時候可能會發現,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醫療行業是被AI的重塑作用影響得最大的行業。

在〈無接觸之戀〉中,對外界的恐懼和長年累月的隔離生活,讓陳楠無法邁出家門一步。而人們對身體接觸的擔憂,也為機器人行業創造了許多機會。在未來,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發展和突破,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那麼,到2041年,我們是否會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陳楠一樣,家中也到處都是機器人助手忙碌工作的身影?我將在後面分享對這個問題的見解。

此外,本章還會談及新冠病毒將促使人們愈來愈多地接受遠端辦公、通訊、學習、商務和娛樂,從而加快生活的數位化進程,提升資料獲取的速度。更多的資料,就意味著功能更強大的AI;功能更強大的AI,就意味著更深層次的自動化,以及更多的人類員工將被取代。

一、數位醫療與人工智慧的融合

得益於史無前例的科學突破,二十世紀的「現代醫學」在各個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改善,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從1900年的三十歲提高到了2017年的七十二歲。我相信,我們今天正處於另一次醫療領域的顛覆性革命的風口浪尖。這場革命將以醫療數位化為基礎,把近年的革命性數位技術,包括計算、通訊(包括移動通訊)、機器人、資料科學,當然還有AI,應用到醫療領域。

首先,現有的醫療資料庫和流程將實現數位化,包括患者紀錄、藥效、醫療器械、可穿戴設備、臨床試驗、監測醫療品質、監測傳染病傳播,以及對藥品和疫苗供應的跟蹤等。數位化所形成的大量資料,將使AI更能把握新的應用機會。

最近,有些醫療機構的放射科已經實現了數位化。背光膠片檢視器已升級為可以進行3D精密掃描的視覺化設備,使放射科的遠端診斷和AI輔助診斷成為可能。個人病歷和保險紀錄正在快速彙集成巨大的匿名資料庫(前提是法律允許)。利用這種資料庫,AI將可以精準地追蹤患者的病情,對醫生進行評估,提高治療效率,輔助進行醫學教學,及早發現和預防疾病等。對藥物使用情況的詳細、完整的紀錄,將有助於醫生和AI了解每種藥物的適用條件,進而提高療效並避免藥物濫用。透過數十億個實際案例(尤其是那些包括最終治療結果的案例)的訓練,AI將可以實現更精準的自我提升。透過對患者完整的病史和家族史的分析,AI將可以實現個性化治療。同時,AI還可以對大量的新藥、治療過程和研究進行完整的追蹤。這些工作都是用傳統的人工方式難以完成的。

其次,那些新的革命性的醫療設備/技術從誕生時起就是數位化的。比如,在診療過程中,透過可穿戴設備持續監測心率、血壓、血糖,以及愈來愈多的生理信號,這將彙集成龐大的資料庫。這些資料庫可用於對AI進行訓練,進而實現精準監測、預警、診斷和維護。

再次,在醫學研究領域,突破性的新技術也會為我們帶來大量的資料。比如顛覆生物學的DNA測序技術會為我們帶來關鍵的基因資料資訊;利用數位聚合酶鏈式反應(ddPCR)技術,我們可以準確地獲取病原體(例如新冠病毒)和基因突變(癌症標誌物)的資料;利用下一代基因測序(NGS)技術,可以快速地進行人類基因組測序,而基因測序所產生的資料量非常龐大,AI能夠「讀懂」這些資料,但人類卻無法「讀懂」。CRISPR是突破性的基因編輯技術,在未來,人類有望利用該技術根除許多疾病。最後,藥物和疫苗研發也正在走向數位化,並開始與AI結合(我在本章後面的部分將對這一點做詳細的介紹)。所有這些醫療進步所產生的資料,都可以與AI及其他數位技術深度結合,產生巨大的價值。

本文節錄自《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

想了解更多李開復所觀察、想像的AI新世界,不能錯過以下精彩專訪內容:

李開復專訪(上):20年後的AI新世界,哪些技術即將成真?

李開復專訪(下):數據濫用、偏見隱憂浮現,法規能解決當前的AI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