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未來提案!學校裡的沙盒,「未來智慧工場」培養學生失敗的經驗

科技變革日新月異、全球政經局勢更是加速變化,對於未來人才的需求及想像早已不同以往。而大學做為人才培育的重要高等教育機構,除了承接大學的社會責任,還肩負橋接產業與學術橋樑的角色,面對新的挑戰,大學又該做出那些改變?

自 2017 年持續經營未來人才議題的未來智慧工場,位於國立成功大學校區中極富歷史意義的未來館,也是成大人共同記憶的「 K 館」,經過多次的討論與轉換,在企業支持之下,成為一個跨域的探索未來場域。

成立 6 年來,未來智慧工場除了與永豐銀行共同啟動「永豐企業加速器——向未來加速計畫」,宣示持續培育校園內的創新人才;也成就了 28 個產學專案計畫、7 個工作小組、2 家新創公司、481 位獎助學金學生、5 位學生至國外參展,總計投入經費超過 3 千萬元。更在校內推動「成大線上繳費平台」和「成大校務卡」的落地,辦理「來 BAR 未來會客室」與「Future Bento」等系列社群活動,透過「Future Dynamic 向未來提案計畫」鼓勵學生結合科技工具與跨國協作,發展校園創新的沙盒實驗,更成功培育出新創公司。

難以定義的組織,一切是為了讓所有人在這裡相遇

打開未來智慧工場網頁,介紹詞寫著「大學校園中的未來倡議者、創新實踐者、思想引導者,陪伴大家探索並看見改變的發生。」那麼什麼是未來呢?成功大學助理副校長、未來智慧工場主任吳秉聲說,未來有個本質上的問題,就是無法定義,很可能只是每個人思考的框架。而未來智慧工場在設立之際,使用這個詞是為了有別於與成大所具備的豐厚傳統特質;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呼應無法預測、充滿挑戰的可能,希望從中找尋不同機會並創造希望。

面對許多人好奇智慧工場的定位是加速器或育成中心?「老實說我們就是長得很奇怪的一群人,」吳秉聲認為,很難有一個單一的定義可以說明未來智慧工場,或許是一個變動的論述或概念,更像是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意的跨域能力作為主要框架,並提供不同的專案,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業界人士在此相遇、並有某些產出。進一步根據當下的任務或是一個具體的目標,如淨零減碳、永續校園等目標,再持續產生不同的運作架構,有時顯著、有時不那麼明顯。這樣的經營當然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因此很多時候更需要耐心的與其他單位溝通。

未來智慧工場執行長蔡妤珮補充,本來以為在做一件充滿實驗性質、不一樣的事情,後來才發現,更明確地說,是以校園作為一個沙盒或實驗場域,在各個不同的中心或單位既有的工作場域間,填補空白以及連結彼此。並且,也可以讓學生根據當下的狀態,自由追求不同的計畫或是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

吳秉聲說,大學有其公共利益性與理想性,除了要能傳遞教育學習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能包容一切學習過程中的不成熟、錯誤與異想天開;而企業則有其精準和務實本質的需求,當這兩件事情發生在未來智慧工場時,大學的公共教育理想仍會重於企業的本質,這也是企業捐贈之所以會發生在大學校園中的主要目的。

另一方面,未來創新的發展過程,也意味著失敗率可能高達 99%~99.5%,「但是,我們要的可能就是那個 99.5% 的失敗經驗,和 0.5% 的成功結果,」這樣的比重只有在校園裡面才有辦法出現。但是,如果能在過程中培養出學生一生受用的特質或素養,這種無形價值很可能是再多資源也買不到的,相較之下,「0.5% 的火花可能就是一些小小的祝福。」

找出學生的「超能力」

蔡妤珮認為,台灣社會給予學生嘗試的空間太少,甚至必須要確保計畫一定會成功,才願意投資他們。這也讓許多學生在規劃專案時,就先預設許多限制,甚至已經畫好很多要達成的 KPI,卻少了投入去做一件沒做過的事情的熱情。而學生在這些專案的過程中,更像是被訓練成很會寫計畫書,乖乖配合計畫交換的工人,而不是在學習。她認為,學生在嘗試任何計畫的過程中,任何可能都會發生,甚至也許會中途放棄逃走,但這個逃走的過程何嘗不能視為一種學習的養分呢。

「我認識學生前,都會問他們一件事:你覺得你的超能力是什麼?」

蔡妤珮說,問這個問題希望觸發學生去思考自己的本質。例如有學生提到自己的超能力是「在爸媽吵架時,自己就會生病。」而她觀察這個學生最大的優勢,其實是在面對衝突,或是溝通時,找到所有人的共識。

「我們的責任是找出每一個人的超能力,讓他在想做的事情裡面發揮他的能力。」蔡妤珮說,目前許多數位工具的欄位就像是控制了大家的想像力,反而使得很多學生只懂得盡力符合最多的欄位,達到最多的需求,以為這樣對企業才是有價值的。但上面這個學生的例子,生病的能力聽起來很不符合企業的期待,但他的溝通能力卻是團隊合作時最重要的關鍵。

面對未來的能力

疫情後,面對無法預測的未來以及各種挑戰,吳秉聲覺得學生要對未來有看法與想像力,也需要有定義問題的能力,提出真正的好問題。再來,必須要有對各種能量充滿好奇心,要能主動了解許多未知的事情,因為好奇心也是驅動研究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些能力,都需要各種知識的支撐,才能讓所有的知識匯流在一起。除此之外,還有要面對外在環境挑戰時,快速敏捷宛如貓咪的反應能力。當然,不能缺少的是全球化視野,以及大家共同成就一件事情的共好能力。

因此,成大在2020時推出《給下一世代人才備忘錄》中提到,下一個世代的學生應該具有想像、學思、敏捷、智慧、好奇、世界跟共好這七大素養,也是能夠精準回應現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學生能力的培養中應該兼顧的面向。

吳秉聲說,這些能力的培養,有些可以在課堂上教,有些則必須透過像未來智慧工場這樣的場域,聚集不同領域的學生,形成一個個團隊,培養許多課堂上教不出來的事情。特別像是共好或是視野,如果沒有跨域的碰觸,單憑一人很難理解這些面向,也是一般教學系統裡較難傳授的體驗,必須靠自覺才有機會理解。而未來智慧工場正是提供這樣的場域,藉由空間設計與專案的進行,在不傳統、不制式甚至難以定義的學習模式中,朝向明確的人才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