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GAl 快速發展,最終能為社會帶來「進步」? 台灣總統大選在昨天順利落幕,是新局勢的啟動;綜觀全球發展,也是新挑戰的起點。選後在社群媒體看到朋友給小學女兒的一句話:「希望台灣這個民主的權利,能一直持續到你長大、變老,一直持續。」覺得有些感動,也和大家分享。
訂閱電子報 當人人都可用生成式 AI,創新將從何而來? 讀完李飛飛的書,也不禁反省,在AI浪潮來襲的此刻,身在台灣的我們應該如何找到一條新路徑?不只是投資股票或產業競爭力的問題,而是關於人類社會的未來想像。就如同英文書名副標題寫的:Curiosity,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of the Dawn of AI。
訂閱電子報 揮別 2023!2024 將迎來哪些考驗? 在即將到來的新年度,這些叩問都將落實為AIF的工作。我們將和更多企業組織、學校以及NPO合作,嘗試透過產業調查、方法論以及可信任AI框架的建立,讓人工智慧成為重塑產業面貌、創造更美好社會的真實動力。預祝每位朋友新年新氣象、每個新希望都能夠實現,佳節平安喜樂。
訂閱電子報 AI 時代是四波工業革命,還是科技的文藝復興時代? 今晚就是平安夜,打算做什麼呢?本週電子報除了繼續分享台經院孫明德主任對明年景氣的分析,還有兩篇關於AI與醫療的文章,想跟大家談談什麼是「從 GAI 到 XAI」,以及醫師數位分身的可能影響。最後也代表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全體,祝福大家佳節愉快、闔家平安。
訂閱電子報 世界技術加速前進,洞悉世界運作背後的「底層邏輯」 《知勢》電子報這三年來的堅持。每週日上午 10:00,我們藉由三到四則科技產業相關選文,嘗試勾勒出重要的趨勢架構與變動。本週開始,連續三個星期請到孫主任分析 2024 年全球經貿的趨勢與關鍵指標,與你分享科技快速驅動的經濟環境變化。
訂閱電子報 當 AI 逐步落實於產業,企業如何「守正出奇」? 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指出,Gemini是AI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示著「新時代」的開始,Google將會持續快速創新、並負責任的提升模型功能。就技術而言,AIGC從ChatGPT走往多模態大型基礎模型是必然的,早在今年3月初,鴻海研究院就和AIF合辦以「多模態基礎模型」為主題的論壇。
訂閱電子報 AI 怎麼管?企業、法律界怎麼看? 11月30號,ChatGPT滿週歲當天,應邀到成大和多位不同領域的老師們對談,主題是「獎懲式學習AI與衍生偏見之法律問題」。不同專業背景的教授們從不同角度出發,啟發了許多過去我從未想過的觀點,收獲良多。
訂閱電子報 世界各種落差、不均,靠科技是否有解? 究竟什麼是「AI人才」,什麼樣的企業才有「足夠的AI人才」? 這是一個極大的問題,牽涉到產業轉型和世代教育的改變,也是AIF這幾年不斷自我省思的問題。還好,在台灣早已有很多人投入尋找答案,而且比我們走得更早、更遠。例如成大資工系蘇文鈺教授創辦的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PTWA),他走了一條極其困難的路,帶著研究生們深入偏鄉,他說原因是:「我的研究若做好,只幫了幾個人,但走入偏鄉,影響的是我們的下一代。」
訂閱電子報 全球啟動 AI 風險控管,誰來管?怎麼管? AI 圈的 11 月發生了幾件值得關注的事,Altman 的離職會不會是影響最重大的,我不敢說;不過在英國舉辦的首屆 AI 安全高峰會,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一定有相當大的影響。本週電子報就跟你分享 AI 規範與治理的重要趨勢,下個月初我們也在台北舉辦相關論壇,熱烈歡迎各位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