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成式 AI 打造高效時間管理術

在這資訊爆炸、步調快速的時代,時間管理與資訊處理效率成為職場生存的關鍵。特別是對於身兼多職的管理者而言,如何在繁重的工作量中理清優先順序、應對突發狀況,並有效消化海量資訊,已成為一大挑戰。然而,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解決方案。

時間管理

如果你是管理者,工作量可能相當繁重,需要有效安排事情的優先順序,卻經常被干擾或是遇到突發事件。面對接連不斷的溝通、會議和職責,有效管理時間變得非常重要。

整合到電子郵件和團隊合作應用程式的生成式AI模型(例如:Teams內建的Microsoft Copilot、或Google Meet內建的Google Gemini)可以透過很多方式,幫你有效管理時間:

  • 預覽一週行事曆。要求生成式AI顯示所有的工作和排定的時間;例如,「在接下來的三天我有什麼計畫?請給我一份詳細清單」。生成式AI還可以為你的行事曆分類,比如個人任務、一對一會議、工作會議、工作坊、活動和私人時間等。
    - 試試看:要求生成式AI製作一個表格,把本週會議按照[請自行指定類別]分類。
    - 試試看:要求生成式AI分析你的每週待辦事項清單,根據你指定的緊急程度和重要性對任務進行排序和摘要。
    - 試試看:要求生成式AI從電子郵件信箱找出標記為「緊急」的待處理會議邀請,並依照截止日期列出清單。
  • 安排任務優先順序。要求生成式AI根據你的待辦事項清單和排定時間提出建議;例如,「關於季度業務審查,根據先前的電子郵件[請自行指定郵件],建議與[請自行指定對象]安排協調會議」。生成式AI還可以根據任務的優先順序,建議更改日程安排。
  • 會議準備。要求生成式AI從最近往來的電子郵件、聊天紀錄、筆記或文件檢索相關資訊,為通話、活動、會議或工作坊做準備。
    - 試試看:請生成式AI列出你在之前的會議或郵件中同意的執行項目,並根據你提供的議程說明你在即將舉行的會議中預計扮演的角色。
    - 試試看:請生成式AI就即將在工作坊與[請自行指定對象]討論的新產品功能,生成五個討論要點。請把焦點放在[請自行指定文件]。
  • 代表你參加會議。如果無法參加某個線上會議,生成式AI可以幫你歸納會議內容;例如,「如果講者有分享文件,請簡單概述內容」。並且告訴你會議的討論重點和執行項目;例如,「後續步驟是否指派給我負責?期限是什麼時候」。生成式AI可以代替你參加會議、轉錄會議內容或分析會議紀錄(錄音或錄影)。
    - 試試看:請生成式AI就[請自行指定主題]找出你必須追蹤的問題或討論。

摘要整理

如果每天都被大量來自電子郵件、簡報、冗長文件和報告的資訊淹沒,要看完這些內容並歸納重點便是一大挑戰。

生成式AI可以幫忙總結和解讀資訊,靈活處理不同類型的輸入,並且輸出你要的東西;例如,可能有不同的風格和格式的摘要,像是表格、條列事項、執行摘要、簡短備忘錄等。假設你需要在半小時內審閱一份三十頁的文件。由於時間不夠,你幾乎只能閱讀執行摘要和第一部分。然而,你擔心可能會錯過一些重點,無法做出合理建議。你可以要求生成式AI摘要這份文件,建立要點清單,並注明每個要點來自哪個章節或哪一頁。
- 試試看:請生成式AI為即將舉行的活動報告[請自行指定報告]撰寫摘要。摘要應凸顯這份報告的重要觀察,而且不超過四段。
- 試試看:請生成式AI比較同個主題的兩篇文章,簡要列出文章一[請自行指定文章]與文章二[請自行指定文章]的差異和共同點。

摘要整理的進階技巧

對於冗長、複雜的文件,可利用進階的提示技巧,讓生成式AI幫忙做摘要整理。其中之一是「密度鏈」(chain of density)。這個做法能建立一連串包含愈來愈多細節的摘要。密度鏈透過反覆進行、逐步補充內容來完成,把原始文件前一版摘要未涵蓋的重要細節逐步納入。雖然摘要的資訊密度增加,依然能保持簡潔,維持相同的長度。

舉例來說,胡安身為中階主管,必須對一篇關於公司業績的長篇商業報告做摘要整理。胡安在密度鏈技巧的啟發下,設計一串連續提示詞,以利生成更簡潔和資訊密度更高的摘要:

  • 試試看:基本摘要。胡安請生成式AI「以不超過四句話提供第一季度銷售報告的簡明摘要,把重點放在整體表現上」。
  • 試試看:紮實、詳細的摘要。胡安請生成式AI「撰寫一個更緊湊的新摘要,補充先前摘要中缺少的相關資訊,文章長度要相同,避免冗長語句」。

胡安重複第二個提示數次,進而生成更精簡但資訊豐富的摘要。

應用這個技巧時,必須指定下列條件:

  • 摘要長度。指定句子的數量。
  • 資訊深度。從廣泛的概述開始,逐漸要求包含更多在先前摘要中未提及的具體細節。
  • 準確性。要求生成式AI使用準確的資訊。換句話說,要以原始報告做為依據。
  • 篇幅限制。不同的生成式AI模型輸入框(輸入問題或命令的區域)能插入的文字長度可能有所不同。如果長篇文件需要做摘要整理,可在限制範圍內分成若干個段落上傳。

本文節錄自《職場人的生成式AI工作法:《哈佛商業評論》提升生產力、團隊創意和決策品質的35堂課》由天下文化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