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智慧音箱說「我好無聊」, 或許會聽到它回答「要不要我講個有趣的故事給你聽?」。在這簡短的對話中, 隱藏著多少專家學者對人工智慧付出的心力,你知道嗎?
除了數學與程式,人工智慧也與社會、文化、藝術等多種領域息息相關,帶領我們邁向未曾體驗過的嶄新未來。《AI人工智慧:從YouTube到自動駕駛(小學生一看就懂的AI知識科普書)》一書透過淺顯易懂的圖文解說,帶領家長和孩子一同認識這些生活中的「智慧好朋友」:不只讓孩子了解YouTube影片推薦背後的原理,更能探索語音助理如何聽懂並回答問題,以及聊天機器人為何能和我們對話。在啟發孩子認識AI之餘,書中也巧妙融入了思辨教育,引導孩子思考科技帶來的便利與影響。讓我們陪伴孩子以正確的認知擁抱AI新時代,在充滿趣味的閱讀中,培養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如果你對智慧音箱說「我好無聊」, 或許會聽到它回答「要不要我講個有趣的故事給你聽?」。在這簡短的對話中, 隱藏著多少專家學者對人工智慧付出的心力,你知道嗎?
除了數學與程式,人工智慧也與社會、文化、藝術等多種領域息息相關,帶領我們邁向未曾體驗過的嶄新未來。本書透過淺顯易懂的圖文解說,帶領家長和孩子一同認識這些生活中的「智慧好朋友」:不只讓孩子了解YouTube影片推薦背後的原理,更能探索語音助理如何聽懂並回答問題,以及聊天機器人為何能和我們對話。在啟發孩子認識AI之餘,書中也巧妙融入了思辨教育,引導孩子思考科技帶來的便利與影響。讓我們陪伴孩子以正確的認知擁抱AI新時代,在充滿趣味的閱讀中,培養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人工智慧為什麼會知道我的喜好?
你知道在 Netflix 的使用者中,有多少人會 觀看 Netflix 推薦的影片嗎?答案是 75%以上。 這代表 Netflix 的影片推薦演算法「Cinematch」的 確非常了解人們的喜好。像 Netflix 這樣的訂閱 服務會分析並儲存使用者對各種類型的影片 按了「喜歡」、搜尋什麼關鍵字、一星期之中最常在哪些天觀看,以及觀看時間長度是多少等各種數據,再由人工智慧預測使用者可能會感興趣的影片。
在各種人工智慧推薦技術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 協同過濾(Collaborative Filtering)」。「協同」是指除了使用者以外, 還會網羅具有相似喜好的人,將他們的數據一併分析;「過濾」則是指從大數據中篩選出使用者可能感興趣的部分。
例如,想要推薦電影給和我有相似喜好的朋友時,通常會推薦自己覺得很好看的電影。協同過濾的運作模式也類似,針對使用者喜歡的電影,人工智慧會調查其他看過的人還看了哪些電影,進而推薦給使用者。
就像人工智慧冰箱能推薦我會喜歡的料理,智慧音箱則能配合我的情緒挑選歌單。在協同過濾技術的應用下,生活中處處可見這樣的人工智慧推薦服務。
侷限住人類思想的同溫層
多虧有了能根據個人喜好推薦影片的人工智慧,我們的生活不再感到無聊。但是,你知道嗎?人工智慧的推薦功能,可能會扭曲我們對現實的看法。
僅接收人工智慧提供的資訊,導致思想偏向某一觀點,正是所謂的「同溫層」。同溫層就像一顆思想的泡泡,將使用者囚禁在內。一旦被困在同溫層中,由於只接觸到與自己看法相似的資訊,無法聽到其他不同的觀點,最後便導致視野變得狹窄。
事實上,專家們早就提出,推薦內容功能可能會對人們造成負面影響。假設在 Google 上搜尋「埃及」, 搜尋結果將根據使用者的搜尋紀錄以及喜好而有所不同,率先出現在頁面上的可能是金字塔,也可能是埃及的政治抗爭。也有研究指出,在搜尋選舉候選人時,若先映入眼簾的資訊是負面新聞, 不將票投給該位候選人的可能性便會增加,表示人工智慧的推薦功能會破壞人類思想的多樣性。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人工智慧不會只提供使用者一直以來傾向觀看的內容,而是會不時推薦新的內容。例如在 音樂應用程式 Spotify 中,智慧推薦服務會透過「想來點不一樣的嘗試嗎?」推薦使用者未曾接觸過的音樂類型。韓國入口網站 Naver 原先會依據演算法,於首頁推播符合使用者喜好的新聞,近來也決定中斷人工智慧的服務,更換新聞頁面,讓使用者能自行選擇想觀看的媒體報導。這些轉變都是為了讓人類能走出 人工智慧給予的舒適圈,提供打破同溫層的服務,讓思想不再被侷限住。
要有均衡的飲食,才能夠充分攝取 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不是嗎?內容也是如此,只有接觸多樣不同的觀點, 我們才能擁有平衡的視角。
本文節錄自《AI人工智慧:從YouTube到自動駕駛(小學生一看就懂的AI知識科普書)》,由碁峰童書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