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l、AI 、ESG 博訊生技如何轉型為負碳產業

從執業牙醫師到幹細胞專家,博訊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秘心吾走出不同的創業之路。成立僅十年的博訊生技鎖定自動化細胞製備CDMO (委託開發製造),掌握最新的再生醫療幹細胞趨勢,並導入自動化製造與人工智慧,應用數位分身概念,維持細胞製備環境無菌、無人的作業流程,一舉突破了幹細胞和外泌體製品無法量產、維持品質穩定性的門檻。而目前更結合碳捕捉技術,使得細胞製程符合負碳原則,一躍而成ESG概念企業。

逆轉老化的初心 打破既有框架成就新的商業模式

秘心吾在「生醫界的智能文藝復興時代」論壇中提到,博訊以3A-GTP技術推進智能自動化細胞製程,其獨特技術利用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與自動化(Auto),並融合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ood Tissue Practice, GTP),以高效率製程達到量產幹細胞、降低成本的目標。

他進一步解釋,透過這樣的製程,人均產出細胞數目比傳統實驗室製程高出10倍,平均坪效高出6倍,且每億顆細胞備製成本,僅為傳統人工培養的1/10,有效降低細胞備製的成本;同時,每日收集上萬筆細胞備製的相關數據,持續提供AI優化模型,未來細胞備製的綜合效率有望達到傳統GTP實驗室的百倍之多,確立博訊在CDMO細胞備製領域的競爭力。

秘心吾表示,當年從臨床醫生跨入幹細胞研究的初心,就是想解決人類老化產生的退化問題。他表示,目前博訊不只成功做出活細胞量產,並且已經進入商品化階段。他深信,唯有細胞製備普及化,將再生幹細胞成本降低,才有可能創建新的醫療生態系,並且擴大應用在生技醫療新領域研究,將能普遍解決老化所造成的退化,成為高齡化社會重要的健康基礎。

生技產業的ESG機會

秘心吾指出,博訊的另一個突破來自於,細胞製備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二氧化碳(CO2),然而傳統CO2來自於工業合成產品。於是博訊提出創新想法,探索細胞備製可使用來自生質燃料發電廠燃燒廢氣純化而成的綠色CO2。根據實際實驗結果,若使用綠色CO2來源,可主動減碳約每月800 kg,相當於每年替台灣種植大約1000顆成年大樹所消耗CO2的量,致力解決全球減碳、零碳目標,讓活細胞量產成為ESG紅利。

博訊跨產業結盟國內能源公司,以ecosystem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專做正負碳排轉化技術,未來可望藉著主動減碳取得碳權和碳稅。

他也透露,生技業者常使用的液態氮也是用化學合成,預計未來將改由從空氣中抽取,而剩下的大部份空氣就是純氧,純氧有助於增加燃燒效率,可提供能源業者使用,而純氧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又能提供給生技業者做原料,增進ecosystem元素循環應用的效益。

目前博訊生技的二氧化碳原料只使用木質燃料產生的碳排,但其他種類燃料的碳排則可用於非生物相關的領域使用,比如半導體,這種化碳排為原枓的做法將來會成為趨勢,若把正負碳排轉化的概念推展到全世界,將可創造更大的前景。

未來,博訊將逐步以自動化細胞製備系統和3D生物列印系統為主軸,衍生至外泌體、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CO2儲氣罐至碳酸飲料、CO2純化系統、細胞培養肉等各種可能領域。而這樣的永續商業模式若能成形,將有望成為台灣新的黃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