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資訊服務業的傳統生態系框架,台灣的數位新創與創業家才能有轉型和永續發展的空間。
傳統資訊服務產業有許多是由大型S I出來創業,並且回頭承接S I外包業務,或是在產官學研的框架中發展業務。
而這個時代的新創與創業者需要的不只是這些能力,除了本業的軟體技術之外,還需要市場業務發展、行銷及商業管理的技術能力和資源,才能對齊和滿足全球數位轉型的需求。
舉例來看,在這波 AI 浪潮帶動之下的各種智慧主題,例如智慧製造,智慧城市、農業及醫療等,都少不了軟體系統做為業務發展基礎;甚至更進一步,藉由資訊系統所蒐集處理過的數據,做為驅動業務與決策的主要來源。亦即,資訊系統可做為組織營運的數位樞紐(HUB)。可想而知,ISV 業者所扮演的角色與創造價值,將遠遠超過目前的貢獻;對於 ISV 業者來說,這正是創造下一個核心優勢的絕佳商機,更是資訊服務業者前進全球 AI 生態系的關鍵動力。
但是,問題在於如何成為數位樞紐?以現況而言,台灣資訊服務業或者用大家所慣稱的「軟體業」,擅長的是與電腦軟體相關資訊技術,缺乏目標客戶的領域知識。而在沒有領域專家協助的情況下,業務及需求的溝通非常困難,一則墊高了開發及佈署時間成本與風險;一則無法真正滿足客戶需求,往往是拼拼湊湊之後勉強滿足當下需求。下一步與未來佈局?只能等未來再說。
這恐怕也是台灣資訊服務業發展共通的痛點:大家都想開發自己的產品或服務,但必須先靠接其他企業的專案賺取現金(也就是擔任乙方角色)。可是每個專案累積的經驗與能力並不相同,人力與時間資源分散之後,接案反而成為主業,擔任乙方是最熟練的組織能力。新技術與新產品開發,則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要解決這個問題,牽涉台灣近七十年來產業結構與人才培育系統的問題,需要花時間仔細梳理,並不是一般中小企業能夠解決的問題。但或許可以先從內部人才的能力盤點開始做起。由於高齡少子化及產學落差的各種問題,企業內部技術和營運管理人才都非常缺乏,過去景氣好的時候尚可截長補短,但現在即便是百人的大型公司也面臨相同的挑戰及困境。這種情況和我們建築師和設計業非常相似。
而這正是目前五十多歲中年世代、各行業資深工作者,絕佳的個人生涯轉型,跨領域協作的機會。
因為管理學的底層邏輯及原理完全相通,如果資深工作者具備管理、行銷的相關能力,其中當然包括對於資訊系統的基本認識,再加上原本的專業知識,就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除了可以擔任資訊服務業與自身產業的溝通管道,協助資訊服務業深入理解不同產業應用場景的需求;更能成為產業數位轉型的規劃者與顧問,不只解決當下痛點,還有能力為未來預做規劃。
以目前全球新城市開發及舊城市更新為例,都是以智慧及數位發展為導向。例如,東南亞國家正傾全力投入經濟發展,並且希望複製台灣經驗,非常需要城市及工業設施建築環境的開發與建設,就是具有管理能力的資深建築師與資訊業協作發展新商業模式和業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