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應用不只是跟風,IKEA 背後的關鍵目標與策略

全球知名家具零售商 IKEA 以簡約風格與平實價格的形象深入人心,近年來更因為有梗的行銷宣傳與科技應用,如用生成式 AI 協助設計沙發,或以 AI 處理日常客戶查詢、協助退貨等原因登上媒體版面,甚至在 ESG 或永續經營方面也有許多重要的策略與推動方式,IKEA 所想的是什麼?

串起 IKEA 與供應商間的品牌準則: IWAY

IKEA 全球產品供應鏈東亞區前總裁張麗娜說,她二十幾年前加入初期正值集團提出「10 jobs in 10 years」作為戰略的時期,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IWAY,IKEA way of doing business,在 ESG 的概念還沒有出現,甚至 CSR 的概念也還在發展階段,IWAY 可以說是一個全面的ESG方法和策略的提出。當中包含了現在許多ESG所提出的環境、員工的治理架構,如員工結構、男女平等⋯,「IWAY不只是針對供應鏈,而是針對整個品牌。」

從原料、生產製造到物流,零售業所帶動的產業供應鏈十分大,張麗娜說,東亞區的範圍包含了中國、日本、韓國及至整個東亞地區,一開始由於規模還很小,對於供應商的管理偏向買與收的邏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甲乙雙方談判、買賣,零售商和供應商及相關合作方的關係是以經濟利益為主的買賣關係,零售商在這裡面就很容易陷入低價競爭的旋渦中,尤其是像 IKEA 這種平價品牌。

張麗娜坦言,無論是價格、生產狀況,供應鏈中供應商的不透明度是當時的挑戰,所以IKEA推出了一套和產業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一起探索對於環境、人權、員工權利與福利的模式,邀請擁有共同理念的企業攜手合作,打造一套符合新秩序的生意模式。企業要遵守的不只是口號,還包含了許多合規、合法、合情理的要求,甚至領先者如何帶領整個行業的下一步發展,在這20年中不斷迭代。無論是內部審核,或是包含媒體曝光抽查的第三方審核,張麗娜認為,就算在二十幾年後的今天看起來,仍具有相當的視野高度與嚴格標準,而在所有的供應商都符合標準後,IKEA 又將往下一階段邁進。

實踐「為大多數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的願景不只是口號

「為大多數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是IKEA的品牌願景,但對消費者的意義是什麼?是一張椅子、桌子,還是一個便宜的籃子,是單純只有物質,或是包含其他層面?張麗娜說,由於品牌已經進入全球化高速成長的階段,但在這樣的過程中,勢必要經過許多思想的碰撞與反思。

她認為,IKEA 在傳遞美好生活的時候,也在傳遞對環境、對人的尊重與平等,而所有人也是在基於同樣的理念下,實踐共同的價值觀並落實到行動計畫及產品中。在這之後,IKEA 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禁用童工、禁止員工過度加班,維持勞工的工作環境等。她坦言,這些都是成本,但也是一種投資,除了供應商工廠的員工歸屬感提高外,更有利員工招聘。

另一方面,公司在這段時間也不斷開發新產品,並減掉內部損耗以提高零售商內部的效率,張麗娜解釋,也就是在生產成本提升的狀況下,而銷售量也提升的時候,販售價格就不需要提高。原因是員工的穩定度增加,使得供應鏈的穩定度得以提升,使得效率更好,利潤空間也因此提高。她補充,當一個企業在投入ESG的過程中,一定會需要投入成本,接著從量變到質變,最後帶來利潤的成長。正如同製造業常使用的的微笑曲線,代表著要增加企業的附加價值,並不是持續在組裝、製造位置,而需要往左端或右端位置邁進。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始於20年的產品供應鏈ESG變革之旅一 ft. IKEA 全球產品供應鏈前東亞區總裁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