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地方創生與人才培育,其實與人工智慧領域所需的人才非常類似,需從土地、實際場域中一步步累積經驗與智慧。小鎮文創除了開發 AI 社區平台,以數據驅動來保存和延續社區的成長軌跡,也致力於透過教育、文化交流與國際專案的深度合作,並將台灣定位為亞洲韌性人才的培育基地。
「小鎮文創」負責人何培鈞認為,台灣雖小,但如果能連結海外亞洲的各個據點,將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並可以成為「亞洲永續韌性人才」培育的重要據點。而「亞洲韌性據點」的核心理念是整合空間、地方、人才、學校等資源,促進各個地方的永續發展。
從台灣南投竹山出發,小鎮文創目前已在亞洲多個地方與當地團隊合作、設立據點,包括馬來西亞怡保、中國福建、日本人吉球磨,還有剛簽訂韓國的合作備忘錄,提供年輕人住宿與學習的空間,吸引各國大學及 NGO 參與地方振興專案。
為了加強國際連結與專案管理,小鎮文創發展 AI 系統,累積地方創生專案的經驗與數據,轉化為具有亞洲級別分析與協作能力的數位平台。此系統不僅能跨越語言障礙,還能快速提供專案間的互學與合作建議,縮短地理與文化的距離,實現 local 與 global 的緊密結合。何培鈞認為,AI 的價值在於突破語言隔閡,且消除地理距離的限制,藉由 AI 系統的建立,讓每個專案的數據得以累積並提供智慧化回應,例如,可以在日本查詢某專案是否能與其他亞洲地區的專案互相合作或學習,AI 就能快速提供答案。
地方創生的挑戰:碎片化的計畫屍體如何永續發展?
何培鈞認為,多年來,政府投入了許多資源,的確成為地方創生的動力。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許多社區和故鄉也往往不小心成為寫計畫的「基地」。一個社區每年可能會有多個學校和機構來執行各種計畫。這些計畫要求重新盤點地方資源,導致一年內社區可能要盤點五到六次。 但執行者在計畫結束離開後,社區本身卻缺乏整理、學習和反芻這些成果的能力。最終,這些計畫成為了碎片四散的「計畫屍體」。
於是,他重新思考了兩個問題,並提出人才培養的計畫。
首先,年輕人在當地該如何學習?是否只是將社區視為「寫計畫的地方」?這種訓練模式是否合適?其次,地方創生是否應該只是將各地的人才帶到偏鄉,依靠政府計畫和補助金來維持生存?這樣的邏輯和訓練非常侷限且無法真正促進地方長期發展。 何培鈞提出了一個人才培養計畫,讓學生在大學三年間,到三個不同的海外據點實習,學習不同文化背景下處理問題的方式,培養更宏觀的視野和格局。讓年輕人先具備亞洲的視角,再回到家鄉投入地方創生,他們將能夠用跨亞洲的視角去思考地方創生的策略。最終的目標是讓年輕人不僅是在地方「努力活下去」,而是能夠在家鄉創造出更多可能性,真正改變地方的未來。
新一代人才要能虛實整合,以亞洲視角塑造地方未來
何培鈞認為,現在需要更多元的人才訓練管道,透過AI等科技系統積極打破地域隔閡,加強跨國間的流通,並加速跨領域與跨年齡的協作,而數位工具相比其他方法,因為成本低、效率高,是實現這些目標的最佳選擇。應該強化數位工具的應用,結合地方技術和經驗,開發出更好的服務。讓孩子具備實體經驗與數位科技應用的能力,形成虛實整合的基本技能,才是亞洲人才的基礎要求。
他舉例,年輕人需要了解如何有效運用 AI,掌握振興地方的方法,並熟悉相關工具。同時,同理心和素養也至關重要。只要能將海外當地視為自己的故鄉,就能建立合作關係,並推動發展。
再者,透過實際的工作場所進行訓練,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策略,比如在不同情境下先採用實體方法、數位方法,或尋求亞洲其他資源的協助。這樣的訓練方式,能讓他們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也能找到多種解決方案,不至於因為缺少人手而無法推動計畫。
何培鈞認為,台灣需要的是能將地方與國際連結起來的跨域人才。而這樣的人才不僅能提升地方創生發展,還能讓台灣在亞洲的舞台上更具影響力。透過數位工具和多元訓練,我們可以快速推動這樣的變革,為台灣帶來更多機會與發展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