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位化到ESG雙軸轉型 ,台中精機如何加入零碳生產鏈

2023年歐盟試徵碳邊境税在即,第一波鎖定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等五大產業,這些產品進入歐盟需申報碳含量,2026年開始繳交CBAM碳稅。台灣工具機領導大廠台中精機雖不在明年的首波產業名單中,卻早已推動數位化與ESG的雙軸轉型,並導入各種智慧化與綠化廠房的措施。

作為全球重要的機械設備供應商,台中精機看見了哪些趨勢?在推動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難處呢?

零碳轉型必須建立在數位轉型的基礎上

數位轉型並不是買了幾台電腦,要求員工使用就能達到目的。台中精機早在1998年即開始推動數位化,多年來推動的項目包括導入ERP、透過平台就能與供應商即時聯繫的供應商平台的導入、針對客戶打造企業學習網,讓客戶購買機台後,能上網尋找相關資源,進行基礎保養。在溫室氣體盤查及ISO50001的認證取得上,更是早在2001年及2016年就已進行。

這幾年來,也導入了各種智慧化與綠化廠房的措施。除了升級ERP系統外,包括簽呈、請假單及薪資條都已電子化,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紙張浪費。而新廠的硬體設備也特別強調智慧化及綠能,例如全廠使用LED照明、屋頂太陽能設計、儲冰式空調系統,還有一個使用雨水回收灌溉植物系統的生態園區,更特別的是在工廠的下方挖掘了兩條涵管,利用冷熱空氣交換的原理以降低室內溫度,更取得綠建築標章的認可。

「零碳轉型要建立在數位轉型的基礎上,」台中精機總經理室協理黃怡穎坦言,一開始內部仍是以取得認證為目標,在某個契機下加入零碳大學後才知道,取得ISO50001的認證只是個開始。在經過更系統且深入的了解之後,公司目前在零碳轉型上已有十分清晰的路徑圖,後續也開始思考要如何將這些方法論推動到其他廠區。為了提升員工的減碳觀念,公司內部也結合碳定價的概念,舉辦跨部門的減碳競賽以刺激員工思考。

黃怡穎計畫在明年第一季推動公司完成溫室盤查及碳足跡,未來希望可以打造能源監控戰情室並加強整合企業內部各數據,打造「智慧能源雲」,將空調、電力等能源數據集合在平台上,不僅能連結排碳量,同時也能計算出碳權。

改良工具機 加入零碳生產鏈

在討論到ESG或是零碳議題上,不能忽略來自全球品牌供應鏈的壓力,在工具機或塑膠機等設備的供應鏈上,黃怡穎提到,許多供應商雖然想進行零碳轉型,但礙於人才及觀念上等資源的不足,而無法進行。因此,她也希望在完成減碳的方法論及路徑圖後,能夠推廣到供應鏈中或客戶端,幫助其他廠商一起共好。若是工具機零組件的供應商也能降低碳排,對工具機的減碳也能產生莫大幫助。

黃怡穎說,雖然工具機並不在歐盟首波碳邊境稅徵收的清單中,但公司卻因為這個契機而得以提早進行準備;而另一個投入轉型的驅動力,則是想在這股綠色趨勢下,為自己的品牌增加附加價值。她提到,自己公司的員工也因為接觸到減碳的知識與觀念後,而開始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思考方式,例如透過重量、尺寸的改變,以達到減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經營者、組織文化要能快速因應外在環境的挑戰

「數位化」、「數位轉型」、「零碳轉型」等目前熱門的關鍵字,雖然說起來容易,但是,企業實際落地需要面對的難題不少。黃怡穎建議,面對快速變遷的環境與趨勢,經營者必須要能快速掌握先機及早準備,同時也要具備因應各種轉型的能力,若能積極了解國際情勢、掌握總體經濟、金融資訊的變化,將有助於企業因應隨時來臨的挑戰。

除此之外,組織內部的文化及員工心態也要能跟上變化。黃怡穎提到,公司內部除了成立敏捷小組因應不同議題或專案外,更要建立學習型組織,以及開放、容錯的文化,「即使每天只是進步百分之一,一年也會成長三十七倍。」而員工也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能接收各種新事物。在創新的過程中,經營者要能容錯,例如以前會希望事情要符合盡善盡美才能進行下一步,現在可能事情具有六七成把握就能先試試看,透過快速試錯,不斷進行修正。

零碳轉型不僅是取得各種證照與認證而已,其實與企業落實轉型之間,還有一大段路要走。這其中推動的難處,早早就起步的台中精機最知道。他們又是如何將企業經驗與技術結合,導入了各種智慧化與綠化廠房的措施。想知道更多?歡迎點此連結」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