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是全球產值最大的產業之一,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隨著聯合國及消費者對永續發展的意識提高,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尤其是在全球供應鏈的環節中,橫跨亞洲、非洲與歐美等市場的挑戰更顯突出。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新創專案總監 Viola Jardon 表示,許多歐美品牌已逐漸意識到,碳排放管理無法僅靠內部努力,必須依賴供應鏈相關國家進行更多的溝通與合作。
消費文化改變,從設計到生產皆面臨新挑戰
時尚產業的產值預計在 2030 年前達到3兆美元,但同時也被認為是碳足跡極高的行業之一,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10%。尤其是快時尚的興起,使相關的碳排放快速增加。Viola 強調,消費主義自二戰後逐漸在全球盛行,奢侈品時尚與快時尚的快速崛起,導致過度消費與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低廉的衣物價格也使得消費者的心態轉變,人們不再修補衣物以延長使用壽命。
面對過度消費問題,近年來也有不少新創企業提出解決方法,例如透過衣物交換平台,鼓勵消費者與他人交換不再穿的衣物,以延長衣物的使用期限,並減少對新衣物的需求。這些平台不僅減少了浪費,也為時尚行業注入了新的商機。
進一步從產業角度進行分析,時尚產業的永續挑戰不僅局限於消費端。Viola 指出,從棉花等原材料的種植到成衣的生產,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必須融入永續思維。以棉花種植為例,棉花是一種耗水量極大的作物,選擇適合的地區進行種植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消耗。此外,生產環節中使用的各種化學物質,也必須經過有效處理,避免對河流和周圍生態系統造成污染。
另一方面,在設計端,也有越來越多的時尚院校和設計師開始重視永續設計。透過簡化材質種類,使衣物回收更容易;或設計能重複搭配的基本款式,讓消費者透過穿搭變化讓衣物有新的面貌。這不僅延長衣物的使用壽命,也能減少資源浪費。不少設計師也逐漸意識到,選擇環保材料和減少對石化產品的依賴,是推動時尚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
供應鏈碳足跡為產業最棘手難題
Viola 解釋,永續時尚產業在碳排放的計算上,特別是涉及價值鏈上下游排放量的範疇三,由於涉及層級眾多且複雜,成為產業內最棘手的問題。目前,許多大型時尚企業已開始從第一層供應商著手,量化並管理供應鏈的碳排放。然而,要全面掌握整個價值鏈的碳足跡,仍是一項龐大的工程。
事實上,時尚產業的影響力遠超乎想像,除了環境議題之外,還衍生許多亟待關注與解決的社會問題。全球約有1500 萬人從事時尚產業,其中大多數為女性。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女性和兒童被迫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從事紡織工作。例如 2013 年的孟加拉大樓倒塌事件,造成上千名紡織工人死亡,更是凸顯時尚產業在勞動條件、工廠安全等方面的嚴重缺失,這起事件也引發全球對時尚產業社會責任的關注,更促使各品牌更加重視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勞工權益。
相較於過去許多品牌僅向供應商提出,若達不到特定標準將終止合作等忽視供應商的硬性要求。Viola 指出,越來越多具永續意識的品牌也開始與下游供應商合作,了解供應商的實際困境和挑戰。
她以以孟加拉的服裝工廠為例,許多供應商願意改善工作環境,並希望為員工提供更好的條件。然而,問題在於無力承擔所需的變革成本,這些工廠即使有能力進行轉型,也希望品牌方能理解其成本壓力,不要在他們完成環保要求後,依然過度壓低採購價格。這種情況下,雙方需要更深入的討論,找出一個能夠滿足雙方需求的平衡點。
品牌內部共識與治理不可避免
除了外部的供應鏈挑戰,時尚品牌內部也存在一些矛盾。Viola 指出,品牌內部的永續與採購部門之間常因目標不同,而存在著待解的矛盾,例如永續部門的人員往往充滿熱情,致力於改善供應商的生產環境,並促進整體轉型。然而,採購部門則更關注成本控制,常常強調要壓低供應價格。當這兩者缺乏有效溝通時,企業內部的不同目標便會產生衝突,導致永續發展的努力被抵銷,無法取得實質進展。
時尚產業如要實現真正的永續轉型,除了加強品牌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也要解決品牌內部不同部門的矛盾。唯有如此,才能在不犧牲成本效益的前提下,達到環保目標並推動整體產業進步。透過重塑價值鏈並採取永續策略,時尚產業才能實現真正的轉型。
欲了解更多,請收聽『永續時尚新趨勢,帶動產業鏈轉型 一 ft. 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新創專案總監 Viola Jar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