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浮現,科技能為農業帶來哪些幫助?

受俄烏戰爭影響,加上氣候變遷導致歐美各國糧食生產不足,國際黃豆、小麥、玉米等大宗農產品價格大幅震盪,引發全球糧食恐慌。例如年初的缺蛋問題,看似肇因於禽流感導致雞下蛋數量減少,實則是因為國際原物料上漲,帶動成本價格,迫使雞農寧願將蛋留在原產地,也不願賤賣給盤商。

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增高,如何提升糧食自給率,避免糧食短缺引發民生問題,也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考量。

目前台灣糧食自給率約30%、農地休耕、農業GDP僅占不到2%,台灣農業與糧食安全正面臨哪些挑戰?隨著永續概念興起,物聯網、感測設備、人工智慧、雲端運算等新技術的興起,能否為農業提供新的解方?

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執行長楊旭宸分析,當前農業面臨的挑戰非常多,包括氣候變遷導致氣溫暖化、降雨型態改變、物種病蟲害等自然環境因子都跟舊有農作經驗不同;而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等社會經濟結構面的因素,勢必將對農業生產力造成衝擊。另一方面,長久來一直存在的產銷問題,農民搶種當前好賣的作物,各項農業補貼無法有效「吸引」農民跟隨政府政策。多數農民執著賭一把,卻經常遇上收成期盛產,產量供過於求而賣不掉,再靠政府出面收購的窘境也一再上演。

另一方面,貿易自由化下,他國低價農產品的進口也直接影響台灣農產的發展。除了政策制度的改進,農業科技的幫助也能提高台灣農業對於糧食危機的應對能力。例如透過技術改良,栽種適合台灣氣候的經濟作物,降低對國外小麥的依賴。

農業問題能利用科技方法解決嗎?

雖然智慧農業相關的設備與技術已發展多年,但是,在實際推廣上仍有困難,首先是現有技術未必符合現場實際需求;再者,相關設備成本較高,必須解決投入資金的困難。近來,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積極協助嘉義縣政府建置「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以顧問團形式協助有需求的農民提供相關資訊與服務。並非盲目地發錢補助,而是實際了解農民的需求,媒合適合的資源,包括基礎設備的引進或是協助。

「目前台灣的智慧農業推動,大部分仍停留在感測器等環境設備的設置上,要蒐集到完整的資料並能導入AI的應用還是很少,」楊旭宸說,農業如果要導入AI需要克服許多難題,因為農作物生長週期長,資料短期內不易大量累積,且資料的標註也高度仰賴具專業知識的農業專家。目前的農業現場主要仍以空拍機、無人機取得大量資料,這部分仍需要政府協助;另一方面,若要應用逐年累積的資料進行預測,也需要考慮到近年來氣候變遷導致生長環境的變化產生的變因。例如政府部門能透過衛星空拍取得大批農地影像,快速掌握全台各地農地使用情形;又或者透過影像掌握魚塭中魚類生長的情形。

楊旭宸提到,透過科技工具的協助,也能幫助農民快速掌握作物的生長情形,擴大耕作管理面積,近一步解決農業所面臨的勞動力不足問題。透過生長環境的控制,維持瓜果外型與品質,以取得較好價格。

消費者、生產者共同建立信任的農業生態系

根據楊旭宸這幾年的觀察,在投入智慧農業的意願上,花東地區的農民擁有更高的配合度,原因可能在於花東地區生產的稻米已具有一定的品牌識別度,消費者願意負擔更高的金額購買產品,也會刺激農民願意投入更高的資源,栽種出更高品質的農作物。他認為,消費者端的教育也是形成健全農業生態系的關鍵一環。

雖然台灣在智慧農業的生產階段,已有小部分成果出現,但仍是單點的突破,而非整個產業生態的改變,未來該如何串起從生產到銷售端的落差,建構智慧農業生態系呢?

楊旭宸表示,雖然目前在農業生產面,各政府、學術及研究單位其實已有部分資料累積。例如農委會也有建置相關系統,讓農民可以自行搜集資料,但農業仍習慣保有自己的資料,且產銷端的資料也不齊全,無法在市場決策上提供太多參考意義。但他認為,舊有的資料並不是不能用,而是需要進行盤點,從中找出新價值。未來,他也期待,能夠建構一個類似數據平台的模式,讓農民能夠將自己的生產資料上傳至平台,並做出定價,提供有需要的人可以付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