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觀點#4 共創時代來臨 未來的 IT 將是指揮家

疫情不僅帶動企業對轉型的需求,也帶來新考驗,包括數位技術支援、遠端管理和溝通工具、軟硬體及資安環境整備等,如何把整個數位轉型的架構建起來更是一個重要議題。企業對於IT人才的需求逐漸提升,未來的IT人才更需要重新被定義。面對已知的IT人才荒,中小企業又該如何因應呢?

top down的轉型避免資源浪費

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舉例,有家公司因為線上客戶的需求逐漸增多,所以安排了許多人力開發各種表單,希望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公司高層認為,建立很多線上的表單就是數位化,但是對企業來說,這些表單都是必要的嗎?有沒有可能透過既有的機器協助或是工作流程的調整就能解決,並不需要再額外增加表單或人力。

所以,建立數位架構圖是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步驟。轉型的需求應該從大架構來看,必須從上到下(top down),而不是從底層開始(button up),否則很多時間都是在解決線上執行的問題。陳來助指出,透過架構圖能降低成本消耗,也能幫助企業進一步討論後續的組織規劃。許多企業由於沒有建立數位架構圖,團隊成員在執行過程中容易迷失方向,也浪費了過去兩年的投入。

陳來助說,過去許多公司在轉型的過程中,急著擴充人力,但是做個一兩年就卡住了,人才也沒有留住。原因是老闆可能也不太清楚數位轉型在做什麼,只能先從底層的需求開始。於是IT人員花了許多時間建立一堆表單,卻只是解決一個非常低階的問題。

IT人才M型化 中小企業共創時代的來臨

台灣當前的IT人力資源有限,且面臨M型化的問題。陳來助說,因為大公司都把人搶光了,缺少IT專業人力的中小企業,並不一定非要凡事都靠自己來,也可以透過與新創公司合作的方式,引入外部資源幫助企業達成目標。由於新創公司雖然技術方面走得非常快,但缺乏落地場域。因此,傳統企業可以提供新創公司工作現場的資料數據;新創公司則填補了企業缺少的技術人力,雙方的成果就是共創的產品。這時候,IT人員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陳來助說:「未來的IT不再是個演奏家,而是一個指揮家。」尤其在中型企業裡,必須擔負起內外協作的指揮,讓外部公司可以結合進來。並且達成「核心極大化、非核心外包化、外包雲端化、雲端AI化」四個階段,傳統產業也才能真正的升級。如果沒有這樣的概念,一開始就想做數位化,將焦點放在瑣碎的事務上,耗盡IT人才後,就沒有資源了。

陳來助認為,IT是稀缺資源,更是數位總部的重要資源,未來勢必得重新定義IT的工作角色,而不是把IT丟到現場去寫一些表單或只做協助工作。這樣才能夠留得住人。

未來的IT人才需求

但是,IT人員是否察覺到未來的需求並做出調整呢?陳來助說,這得看公司的文化,有些已經在進行數位總部計畫的公司,當IT人員發現自己每天的工作不再只是coding後,視野也更廣了。

陳來助認為,未來的IT必須要提高自己的視野,懂得思考公司未來的需求,而不是只有執行線上的需求。「線上的需求不見得是對的需求,」如果無法想得不夠遠,可能掌握不到公司轉型的方向。因此,IT必須要懂公司的架構、數位總部的架構,如果不懂架構,就會落入底層的思考,結果就是不斷地建立表單。

這一波疫情,讓許多老闆意識到數位轉型已經是迫在眉梢,甚至必須得自己動手下去做才行。疫情加上轉型,對許多老闆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不只要關注近期的危機,更要注意到未來的隱憂。

陳來助叮嚀:「企業一定要重新部署原來的資源,重新設定做事的方法,將架構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