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AI, 數位轉型, 人工智慧, 2024國鼎論壇, 趨勢 從 Mary Meeker AI 趨勢報告 思考台灣 AI 發展國家策略 全球產業正經歷一場由人工智慧技術驅動、快速且具顛覆性創新的全新變革,其發展速度已遠超「前所未有」所能形容。AI 技術、算力基礎建設與全球連結性的高速進展,正在改變工作型態、資本部署模式,與企業、國家領導的定義。各國正帶著不同的經濟、社會與戰略訴求,加速投入這場由 AI 主導的新賽局,重新挑戰競爭優勢與國家定位
趨勢, 觀點 什麼是 Vibe Coding?定義、優勢、與限制 如果你是長期關注AI最新趨勢的AI愛好者,那你一定或多或少在社群上看到過「Vibe Coding」這個詞。就在上個月,有台灣網友在Threads上發起Vibe Coding線上黑客松,引發熱烈迴響。Vibe Coding,這個由OpenAI聯合創始人Andrej Karpathy在推特(現稱「X」)以半開玩笑的方式提及自己的新興趣,從今年2月開始迅速發酵,成為大家用來形容「使用Prompt寫程式碼,用AI開發軟體、網站、應用程式」的詞彙。
人工智慧, 趨勢 COMPUTEX 後重要趨勢:AI 基礎設施與生態系整合 2025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於 5 月 20 日開幕,本屆主軸為「AI NEXT」,再細分為「智慧運算&機器人」、「次世代科技」及「未來移動」三大主題。如同去年一樣,聚集多位科技巨頭 CEO 參加,如 NVIDIA 黃仁勳、Qualcomm的Cristiano Amon、鴻海劉揚偉等人都發表主題演講,成為全球 AI 圈共同關注的焦點。
智慧醫療, 人工智慧, 趨勢 AI 有助治療憂鬱症?先看數據蒐集是否正確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美國達特茅斯學院開發 AI 機器人 Therabot,並完成史上第一次生成式 AI 治療機器人臨床試驗,證明可有效減輕憂鬱症與飲食障礙症狀。但去年曾發生少年因其他AI自殺的不幸事件,現階段 Therabot 仍需專家密切監督、及時介入。
人工智慧, 趨勢 從歐盟「AI 行動計畫」思考國家級戰略 4月9日,歐盟執委會正式發佈「人工智慧大陸行動計畫」(下稱「行動計畫」,AI Continent Action Plan),希望透過五大核心支柱(Five Key Pilars),大幅推進歐盟的AI創新實力。行動計畫似乎正好呼應今年2月在法國巴黎AI行動高峰會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所宣示:全球AI競賽才剛剛開始,領導者尚未出爐,而歐盟將盡其所能,確保歐盟能夠角逐全球AI領導者的地位。
人工智慧, 趨勢 來勢洶洶的 MCP,就是 AI Agent 的未來? 當全世界的媒體焦點都集中在關稅所帶來的紛擾時,在新聞的小角落,一則關於 AI 的資訊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4 月 9 日,Google DeepMind 的 CEO Demis Hassabis 在 X (前身為 Twitter) 上表示,Google 將在其 Gemini 模型和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中加入對 Anthropic 的 MCP 的支援。他認為 MCP 是一個「好的協定」,並且「正迅速成為 AI Agent時代的開放標準」。
AI EXPO, 人工智慧, 趨勢 2025 AI EXPO 之後,AI 的下一步看熱鬧或看門道? 2025 年 AI EXPO Taiwan,不再只是 AI 趨勢的風向球,已經是一場「企業 AI 產品」的總體發布會。從去年開始,台灣企業紛紛投入生成式AI產品與服務,2024年展場中有許多的「AI 數位分身」;今年則往企業營運系統的整合移動。從政府到企業、從硬體到數據服務,大家不約而同地將焦點放在同一件事:AI,如何成為企業決策與運營的新型「智慧系統」。
人工智慧, 趨勢 GTC 2025:黃仁勳為何強調 Token 才是 AI 的新基石? 當黃仁勳在 GTC 2025 的 Keynote 結束後,對於絕大多數並非每天緊盯 AI 進展的觀眾而言,可能心中都會有一個疑問:「他到底說了什麼?」
人工智慧, 趨勢 AI 驅動智慧眼鏡捲土重來 從輔助裝置進化為個人 AI 助理 隨著多模態大模型、晶片升級和光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2025年CES展中,結合AI的智慧眼鏡百家爭鳴、令人目不睱給。這也代表穿戴式科技的整合突破,將數位資訊無縫整合至用戶的視野之中,改變人們與數位環境的互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