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商業或是科技公司多半認同「不創新,就滅亡」,但在社會公益領域也是如此嗎?許多懷抱著改善貧窮、環境保育等崇高使命的組織,往往為了籌募資金、改善短期問題而疲於奔命,又怎麼有辦法能探討創新、精實效率的方法以發揮影響力?
《精實影響力:非營利組織的創新》一書作者張安梅,在科技產業工作逾20年後,人生職涯的下半場致力於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她用科技人的眼光,看見非營利組織的困境與特殊之處,並提出一套名為「精實影響力」的創新方法:
- 設定遠大目標:不要只著眼於已經能做到的事,勇於做出改變!
- 從小規模做起:經由反覆迭代改良,長期下來更能帶來巨大成效。
- 持續不懈追求影響力:不斷探索問題,而非執著於解決方案。
透過這套方法,非營利組織可以跳脫傳統運作限制,加速創新、改善服務品質與擴大影響力,朝向組織目標邁進。這本書適合想要透過專業工作、投入時間或金錢來創造更多社會公益的善心人士。創新不只適用於開創企業,它對於現行計畫和大型機構的不斷更新與提升績效一樣重要。以下為本書精彩節錄:
在Google工作八年以後,矽谷那種傲慢自大還是在我身上造成一定的影響,不管是好是壞。我那時覺得,好像什麼事情都辦得到,一切都有可能。二○○○年代末期我帶領手機工程團隊,當時Google地圖(Google Map)的街頭導航系統是手機用戶最想要的功能,但是地圖資料供應卻由兩家公司聯合壟斷。雖然我們使用資訊的費率固定,但手機用戶使用導航服務時卻要逐一收費,我們進入導航市場這條路因此受阻。如此一來,我們就無法提供免費的導航產品。後來我們向Google聯合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報告這個困擾,於是他們提供一項非凡的服務:派車走遍全世界的大街小巷,自行建立地圖資料庫。而過去每個月向用戶收費五到十美元的衛星導航系統業者,也被迫跟著改變。
我在這當中不只是學會從大局來思考,也逐漸體會到實驗的價值。儘管Google已是業界領導者,但並不因而自滿或裹足不前,每天還是進行好幾百場實驗和試作,測試系統服務的主要和次要功能,增強優勢。雖然網路搜尋並不是Google的發明,但它透過測試、學習和更快速的迭代改良(iterating),超越所有競爭對手。所以Google的各種產品才會持續進步,整個系統也是逐年改良進步。
我就是帶著這種觀點和態度來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我總是忍不住想問,這麼做有效嗎?我們能不能做得更好?我們可以幫助更多人嗎?而且能不能永遠改變整個體系?
好吧,我承認有點天真。我的無限熱情很快就撞牆面對冷酷現實,了解到社會創新──為社會及環保挑戰開發更好的解決方案──要比科技創新還困難許多:經費限制可能嚴重阻礙實驗的進行;受助者的需求與贊助者的優先目標並非總是一致;短期致勝比長期成長還要誘人。衡量社會工作成果可是比計算網站點擊次數來得更艱巨。而且,一旦涉及現實生活,冒險常常帶來更多不可預知的後果。但是我堅定相信,那些推動矽谷快速進步的創新技術,一樣可以成為創新基礎,創造更多社會公益。自從緬甸考察之旅以來,我發現愈來愈多組織率先採取創新方法,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創新未必要花很多時間或金錢。事實上透過及早發現問題,還可以省下許多時間和金錢。
精實創業運動
幾乎每個產業的企業都想和矽谷一樣充滿活力,成為創新的溫床。科技的進步不僅顛覆我們生活的各個面向,解決大小問題的各種方法也年年突飛猛進。摩爾定律(Moore’s Law)正顯現出這種持續進步、毫不鬆懈的力量多麼驚人,過去五十幾年來,這套定律準確預期晶片上的電晶體集成數量每兩年增加一倍,運算能力也因此出現指數級成長。那麼當我們解決那些世界上最棘手的問題時,為什麼不能像電腦晶片一樣勇猛精進呢?軟體產業從封膜盒裝上市變成雲端販售時,掀起一陣創新大浪。
軟體程式的升級或更新,從過去間隔一年以上,縮短到現在往往幾天甚至幾小時就更新一次。而且仰賴線上回饋機制,公司可以立即掌握用戶的反應,軟體程式的開發也因此出現變革。艾瑞克.萊斯於二○一一年出版的暢銷書《精實創業》即推廣這種不斷創新的新方法。
艾瑞克的目標是「提升全球創新產品的成功率」,並透過《精實創業》成功發起全球運動。現在有成千上萬人參加創新研討會和頂尖高手切磋學習,相關的顧問諮詢和培訓服務產業也隨之興起,世界各地都有同行聚會相互支援一起學習艾瑞克的第二本書《精實新創之道》直指核心,大家已經愈來愈清楚,大企業更加需要企業家精神,不然就會落後遭到淘汰。而且愈來愈多使命驅動型組織(Missionary Driven Organization)採用同樣方法,做為他們未來工作的實務典範。
本文節錄自《精實影響力:非營利組織的創新》,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