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時代來臨,工程師如何華麗變身?
知勢電子報 | 2021.08.15

各位朋友們好:

從年初開始,基金會的同事們每個月必須共讀一本書,這是我們的年度學習計畫。這個月讀到《金融時報》執行主編Gillian Tett所寫的《穀倉效應》,書中引用法國文豪普魯斯特所說的一段話:「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尋訪新景點,而在擁有新視野。」

人工智慧正是一種全新的視野:大量被應用在各種產業,開啟新的眼光,從日常工作中發現新的可能與價值,也因此,我們必須跳出原有的角色限制,包括流程、優先次序、目標與貢獻,重新想像自己的工作。

因此本週電子報特別與你分享北科大范書愷教授數位總會理事長陳來助的專訪,他們同時提到工程師角色的轉換:「AI就是要解放工程師的領域知識」、「IT不再是個演奏家,而是一個指揮家」,兩種觀點都值得我們深思其中的脈絡

同時也跟各位預告,前兩天很榮幸專訪全球AI趨勢專家李開復博士,分享他剛出版的新書《AI 2041》中的選材、故事布局以及他對於AI未來發展的第一手觀察。詳細內容與書摘將在下週與各位分享,敬請期待。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范書愷:AI就是要解放工程師的領域知識

智慧製造與智慧醫療幾乎是臺灣產業界對AI應用寄望最深的兩個領域,但人工智慧就是智慧製造嗎?許多企業積極培訓員工學習人工智慧知識,回到實際職場卻不知如何應對?面對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台灣製造業該如何運用科技,幫助企業乘風而上?科技部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國立臺北科大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教授范書愷一語道破:「AI就是要解放專業工程師的Domain Knowledge!」

閱讀更多

共創時代來臨,未來的IT將是關鍵角色

疫情不僅帶動企業對轉型的需求,也帶來新考驗,包括數位技術支援、遠端管理和溝通工具、軟硬體及資安環境整備等,如何把整個數位轉型的架構建起來更是一個重要議題。企業對於IT人才的需求逐漸提升,未來的IT人才更需要重新被定義。面對已知的IT人才荒,中小企業又該如何因應呢?

閱讀更多

善用機會,中小企業也能在AI世代創造價值

台灣企業多年以來因長期代工所仰賴的SOP(標準作業流程),面臨轉型時似乎成了一大障礙。另一方面,為了增加競爭優勢,代工廠壓低成本謀求利潤,往往只專注於短期效益,鮮少願意將資源投放在需要時間積累的基礎建設,不論是數位轉型,或是AI導入。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胡筱薇副教授從「數據治理」與「產業轉型」出發,給予中小企業務實的資料治理與轉型觀念。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