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好:
這兩個月的幾個週日,有機會到中央通訊社舉辦的「我是海外特派員」培訓營演講,學員都是有志於申請短期海外特派員實習的大學及碩博士在學生。主辦單位給的題目是「AI 與新聞工作者的合作與競爭」。
上週日在台中演講結束後,有位政治系的學生提問:「會不會有一天記者的工作全部被AI 取代了?如果這樣,將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另外一位學生說,有某家媒體之前規定記者每天必須交六篇稿子,而在 ChatGPT 出現之後,「因為寫稿更簡單了,變成一天十二篇。這是我們要的 AI 跟媒體合作方式嗎?」
看著學生們單純且充滿期待的眼神,彷彿看見當年坐在新聞系課堂上的自己,在各種不同專業領域中拚命學習、被老師不停追問:「真的是這樣嗎?你怎麼證明?你有沒有可能被騙?」老師們說,因為我們以後的工作是為大家探尋真相,甚至於,直接影響社會大眾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必須特別謹慎。
所以,寫稿,就只是寫稿嗎?為了湊足交稿篇數,犧牲掉的是什麼?AI 的確可以非常快速生成許多內容,但在網路充滿各種錯誤訊息、假訊息的此刻,要如何確保在 AI 介入後,真相能夠被看見?
AI 是強大的工具與技術,但如何應用在媒體工作中,才能夠確保言論自由與知的權利不受到損害?而這些問題,恐怕不是只學習 AI 技術就能夠解答的。會不會,有可能根本不是 AI 的問題?
前陣子重看《郵報.密戰》,這部描述1970 年代《華盛頓郵報》不畏政治打壓和市場壓力,揭露「五角大廈報告」的故事。故事主角《華盛頓郵報》發行人凱•葛蘭姆(Katharine Graham)是美國第一位女性報紙發行人,後來又因揭發水門案件使得《華盛頓郵報》一躍而成世界知名媒體。
她在 1986 年來台訪問蔣經國總統期間曾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提到依據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的角色,新聞界是替社會扮演監督的角色。在此架構下,應當跟政府維持分開、抗衡的關係,但不是敵對的關係,「你必須盡力發掘、報導事實,必須聘請有專業素養的記者和編輯,才能扮演好這個角色。」
在這次專訪中,葛蘭姆也說明她對於編輯團隊專業的尊重,以及如何負起身為發行人的責任。例如在水門案件時期,她不斷問編輯團隊:「你確定是這樣嗎?為什麼你能確定我們是正確的?」「你怎麼知道別人沒有故意要騙我們?」「我們怎麼知道這樣的報導對總統及當政的人是公平的?」「你有把握這是對的嗎?為什麼你有把握這是對的?」
順帶一提,1986 年 10 月 7 日,蔣經國在接受葛蘭姆採訪時,親口宣布將在修訂法律後,解除台澎地區 38 年戒嚴,揭開台灣正式邁向民主化的歷史新頁。
AIF 最近和幾家媒體及相關組織積極合作,希望藉由 AI 技術的導入應用,重新定義媒體工作者的核心能力,以及找尋傳播媒體在台灣社會的定位。本期電子報與你分享我們這段時間的觀察及建議。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