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好:
在 Taiwan AI EXPO 2025 的第一天最後一場演講,按照往年慣例,由我代表基金會發佈「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量化結果。
毫無疑問,AI技術進展飛快。光是 2025 年這短短一季裡面,從 DeepSeek-R1 出現掀起巨浪開始,到 3 月中旬 NVIDIA 的 GTC 大會,無論是外行的熱鬧還是內行的門道,都讓人目不暇給。
如果說 3 月中旬在美國加州聖荷西舉辦的 GTC,是科技巨擘勾勒 AI 全球發展願景與藍圖的盛會,那麼,3 月底的 Taiwan AI EXPO,應該是更貼近台灣 AI 現況的展會。
雖然大家已經看過不少黃仁勳 GTC 演說的懶人包、重點摘要,但我們更想找到這場演講的關鍵: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描述,黃仁勳真正的重點到底是什麼?
而這次 Taiwan AI EXPO 邀請到 AI 領域另一位重要領袖吳恩達,由中原大學副教授、AIF 顧問胡筱薇博士與他進行對談。吳恩達所看見的台灣 AI 發展下一步,又是什麼?
看過兩位大師的看法之後,回歸真實面。我們藉由大調查想知道的是,台灣產業 AI 化的質與量,是否跟過去幾年有所不同?特別在新內閣卯足全力培育 AI 人才、補助企業投入 AI 將近一年之後,有哪些改變?後續還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成果?
的確,從今年的大調查結果當中,可以看出一些進步的樣貌,同時,也可以勾勒出後續大家應該共同努力的方向。更完整的論述,將會在 4 月 17 日舉行「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暨AI落地指引」發佈會中,邀請專家解讀數據背後代表的意義,並提出企業 AI 落地應用的具體建議。也誠摯歡迎各位朋友共同參加,一起交流對 AI 發展的想法。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