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佈局與 AI 代理新機
知勢電子報 | 2025.08.10
策略佈局與 AI 代理新機

各位朋友們好:

「如果不是你,那會是誰?

如果不是現在,那要等到何時?

如果一切都只是為了自己,那生命又有何意義?」

這是中央研究院王汎森院士在政大 100 學年度碩博班畢業典禮的致詞,原文出自猶太法典《塔木德》,經政治大學吳思華講座教授援引,做為其 2022 年出版著作《尋找創新典範3.0─人文創新 HEHA 模式》全書結語。

這本書出版於 ChatGPT 正式推出前二個月,當時疫情後座力未減,再加上俄烏戰爭影響,被稱為「完美風暴」的一年。在 OpenAI 發佈 ChatGPT 之後,AI 衝擊普遍深入各個產業與社會不同層面,隨之而來的是科技大廠熱烈競逐,相關技術不斷更新、速度愈來愈快、投入資金愈來愈多;而大國之間的科技、貿易與地緣政治角力衝突也更形白熱化。

將近三年後回頭看,更加覺得「人文創新」對於台灣推動產業AI化,是不可或缺的思考面向。

什麼是人文創新?吳教授在書序中清楚說明核心價值是:

「一、在智能人文永續經濟時代,人文精神是追求創新創業最重要的驅動力;

二、人文創新的實踐依賴整個生態系的共生共創,而非單一組織的強勢競爭;

三、人文創新生態系的構成創價、演化豐滿,主要依賴軸心樞紐的人文倡議與服務支援;

四、人文創新生態系的擴張成長,主要憑藉眾多擁有獨特旺盛生命力的閃亮星群。」

若產業 AI 化只著重於追逐技術、追求大規模算力,就台灣的先天條件與產業現況而言,是不切實際的。但如果能從人文創新角度切入,「以人為本」,重新思考科技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創新才可能成為弭平落差、提升產業價值與社會自信的助力。

這樣的想法,也是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不曾改變的使命,更是推動每項工作的最高指導原則。因此,在這個月 20 號(三)我們將舉辦 「從數據整合到風險治理」論壇,邀請 Google DeepMind 研究副總裁紀懷新博士與多位台灣重要產業專家,針對醫療、製造與金融產業三大台灣重點產業,真實分享目前 AI 落地的實況與挑戰。

我們相信,推動產業 AI 化必須透過整個生態系的連結與分享,包括產官學研界、也包括傳統產業與新創企業、台灣本土和跨國企業攜手共創,才能讓不同企業發展出獨特優勢,並且互相支援、共同壯大。

同時,真實也是基金會舉辦論壇與研討會的不變原則。我們希望建立分享技術與營運模式的文化,而不是置入或銷售商品服務。因此大家可以聽到不同產業在 AI 落地過程中面對的困難、資料治理的突破,或者是始終無法克服的問題等,藉由這樣的機會,互相幫助節省試誤的時間快速找到解決方案。

如同吳教授在《尋找創新典範 3.0─人文創新 HEHA 模式》自序中所說,台灣的產業發展正處於關鍵的轉折點,需要從「有效率的解決問題」提升為「大格局的問對問題」。很榮幸和你一起站在這個重要的轉折點,共同見證新產業典範的出現。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本期目錄

「個人化」將是 AI 部署策略關鍵
個人化 觀點

「個人化」將是 AI 部署策略關鍵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最新研究,若希望提升組織內部對人工智慧(AI)的使用率,決策者必須同時考量 AI 的技術能力與「個人化」的需求。這項研究也許將重新定義企業的 AI 部署策略。

閱讀更多
巨頭壟斷下的新創機會:創造差異化的生存策略
AI Agent 觀點

巨頭壟斷下的新創機會:創造差異化的生存策略

通用型應用市場已被 OpenAI 等巨頭壟斷,憑藉成本與技術優勢及龐大用戶基礎快速擴張。新創若投入客戶支援、軟體開發等紅海領域將面臨高度競爭,須轉向垂直產業痛點,深耕醫療、金融等高門檻市場,並結合專業流程知識建立護城河。借鏡 Pachamama Capital 精準切入「深水區」,方能在巨頭夾擊下突圍。

閱讀更多
誰「誤判」了中國?中美「注定一戰」?
中美關係 書單

誰「誤判」了中國? 中美「注定一戰」?

中美關係自 20 世紀以來,從理想主義的目標到現實主義的利益,從地緣政治的盟友到意識形態的敵人,從互惠互利的合作到重塑世界秩序的衝突,幾經周折,來回反覆,最終仍然無法和平共處,以致難免「注定一戰」的結局。

閱讀更多
從數據整合到風險治理:產業 AI 落地的挑戰與機會
風險治理 免費活動

從數據整合到風險治理:產業 AI 落地的挑戰與機會

由AIF舉辦,延續年初產業AI化指引,回歸產業的真實需求與宏觀視角。本次論壇將深入探討如何利用生成式AI協助企業驅動內部資料轉型,針對重點產業實際面臨的挑戰,提出務實、深入、可行的落地方法與風險評估建議。

立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