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AI發展藍圖的想像:從供應鏈到生態
這些大概是AIF推動產業AI化這幾年,最常被企業問到的問題。雖然我們在2019年初及年底曾針對類似議題進行調查,但當時的重點在於企業的需求認知、人才培養及領導者支持度;而且樣本只限人工智慧學校的校友,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涵蓋層面如今已有不足,且與產業現況有明顯差異。
歡迎訂閱我們
這些大概是AIF推動產業AI化這幾年,最常被企業問到的問題。雖然我們在2019年初及年底曾針對類似議題進行調查,但當時的重點在於企業的需求認知、人才培養及領導者支持度;而且樣本只限人工智慧學校的校友,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涵蓋層面如今已有不足,且與產業現況有明顯差異。
這個月很榮幸獲邀擔任《女科技人電子報》客座主編,正好是重新審視自我、思索女性從事科技產業現況的契機。或許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曾有研究發現,若用AI進行工程師召募,由於數據偏差,女性往往會在第一關就被刷掉;這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數據常是社會刻板印象的真實顯現。
對台灣產業而言,半導體與電動車發展,是各家企業積極投入的關鍵領域。本期電子報與你分享,未來這兩個領域的機會與挑戰。
AIF從夏天開始著手擬定明年的計畫,並從此刻逐步啟動。像是你所看到的這份電子報,除了過去的文字和圖片之外,我們嘗試加入影片,希望讓每位讀者能夠以自己最習慣或方便的方式吸收新知。
本週電子報跟你分享「機會」,包括技術的、營運模式的以及新市場的各種可能性,期望能夠有所啟發。
《知勢》來自於已故董事長兼執行長陳昇瑋博士的心願,他希望除了人工智慧相關課程之外,可以更大規模、更主動提供重要科技趨勢與產業界分享,甚至藉此創造出一個自由分享與互動的科技知識社群。
本週電子報在連假最後一天送到各位手上,我們首度推出精華限定版,集結2022年1到8月底最受歡迎的10篇AI技術文章,非常適合工程師們複習最近重要的技術。
AI、半導體與能源,將牽動全球經濟發展命脈,也構成難以預測的複雜系統。本期電子報與大家分享鴻海研究院對於未來半導體發展的看法,以及水資源對於產業的衝擊與可能解決方案。
2018年初成立,從早期的標準AI課程到目前的客製化企業賦能專案,AIF一直以「推動產業AI化」為使命,也全程觀察到這幾年企業導入AI的轉變。 這兩年,No-Code /Low-Code AI一直是許多人關注的重點。對於人力不足或資訊科技人才難尋的產業而言,如果能夠有方便上手甚至即插即用的AI軟體服務,的確可以大幅加快數位轉型的速度與幅度。同時也已經有幾家表現相當傑出的新創以No-Code /Low-Code AI受到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