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勢 - 提供AI新知與觀點的媒體
  • 趨勢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資訊安全
  • 技術
    • 實作解析
    • 論文快讀
  • 觀點
    • 人物訪談
    • 產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策略觀點
    • 大話智慧製造
    • 社畜看天下
    • NExT Forum
  • 專題
  •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 趨勢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資訊安全
  • 技術
    • 實作解析
    • 論文快讀
  • 觀點
    • 人物訪談
    • 產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策略觀點
    • 大話智慧製造
    • 社畜看天下
    • NExT Forum
  • 專題
  • 活動

訂閱電子報

歡迎訂閱我們

過往電子報

從歐盟AI法案到ESG,探索永續的實踐與承諾
2024.12.22

從歐盟AI法案到ESG,探索永續的實踐與承諾

仔細思考原本習以為常的事情,常常有很多收穫。例如,我訪問過多位專家探討 ESG 相關議題,往往著重在台灣供應鏈、碳邊境稅所受的影響。但如果永續是 ESG 指標所想要達成的目標,那麼,我們是否也該重視能「留在台灣」的永續行動?除了考慮出口產品的製造業之外,更不該忽略地方創生與服務業的重要性?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成功專案、現實挑戰與ESG評估的全新視角
2024.12.15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成功專案、現實挑戰與ESG評估的全新視角

為什麼勞動部需要這樣的「AI 無人就業中心」?希望解決什麼問題?可以幫助哪些現在幫助不到的人?能夠創造哪些價值使得社會更好?還是可以讓公務員少加點班、多做點有價值的工作?還有,既然是一個從來都沒有人做過、也不知道該怎麼做的專案,為什麼非得趕在 2025 年 3 月初完工?

從領導力到科技為善,探索永續與AI治理的未來
2024.12.08

從領導力到科技為善,探索永續與AI治理的未來

科技是形塑社會與文明的基礎,帶動生活方式改變,像是引擎。但同時也是鏡子,什麼樣的科技被接受、成為生活常態,很真實映照出這個社會的本質。像AI這樣的新科技,要如何成為助人的工具?甚至使得「助人」成為一門好生意,不僅創造便利效率,還能真實觸動人心、改變生命?與你分享本週的電子報。

2024 AI 新創地圖發布!落地應用與 AI 代理人將是觀察重點
2024.12.01

2024 AI 新創地圖發布!落地應用與 AI 代理人將是觀察重點

在 11 月 25 日基金會與台智雲合作的「2024 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發佈會」中,我們的常務董事、美商中經合集團(WI Harper Group)創投合夥人張益肇,結合他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經驗與觀察,提出兩大指標與四大象限,說明新創如何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並建議台灣 AI 新創應以全球做為市場目標,才能躋身一流科技公司行列。

融合商業和永續人才培育
2024.11.24

融合商業和永續人才培育

即將來到的這一週,AIF 有兩個重要的活動。首先是週一的「2024 AI生態系暨台灣AI新創地圖發布會」,接著則是週二的「2025 AI Junior Award 說明會」,雖說二者都是連續舉辦三、四年的活動,但都持續迭代優化中,跟過去有些明顯的不同。

時代與時機:從變革中重塑人才培育的新篇章
2024.11.17

時代與時機:從變革中重塑人才培育的新篇章

今天的電子報想跟各位分享以往比較少談到的,如何透過跨國合作,在實境中培養出AI協作力,以及忍受挫敗、重新再來的韌性。在全台灣積極想快速培養AI人才的此刻,希望這個真實故事可以讓我們對AI教育有更多想像。

技術再厲害,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2024.11.10

技術再厲害,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生成式 AI 的確掀起產業變革巨浪,但究竟在管理層面產生什麼影響?除了追逐不斷更新的技術、讚嘆 NVIDIA、微軟等大科技公司富可敵國的股價之外,AI 存在社會的底層真相與陰影又是什麼?而這樣的改變是你我樂於接受的嗎?

偏鄉與地方創生如何回應時代挑戰
2024.11.03

偏鄉與地方創生如何回應時代挑戰

只要是 AI 相關的演講或研討會,題目常常都是「商機與挑戰」、「維持個人與企業競爭力」、「快速掌握趨勢創造優勢」,但這真的是人類所追尋的終極目標?除了怕跟不上時代潮流、怕找不到好工作之外,有沒有可能,我們也可以應用 AI 來實現心之所向的理想?

知識工作者如何在AI 時代找到創新機會?
2024.10.27

知識工作者如何在AI 時代找到創新機會?

有些朋友可能已經發現,電子報近期增加許多產業專家們的文章,因為我們深信,人工智慧產業化是全新的路徑,連天際線在哪裡都仍混沌未明,向不同產業借火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試想如果集合許多火把,是不是能夠在夜間看得更遠、更廣?是不是可以看到更多新路?

Email:hi@aif.tw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 趨勢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資訊安全
  • 技術
    • 實作解析
    • 論文快讀
  • 觀點
    • 人物訪談
    • 產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策略觀點
    • 大話智慧製造
    • 社畜看天下
    • NExT Forum
  • 專題
  • 活動
  • 關於
    • 個資聲明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2025 © Copyright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