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好:
這學期重返學校參與「AI 和人文社科研究專題」課程,因此有機會開始思考一些平常慣用的詞彙,我們真的了解真正的意義和其中的因果關係嗎?
例如,台灣發展 AI 最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是什麼?智慧醫療、智慧製造!這兩個答案幾乎大家都知道,而且還能細數競爭優勢的來源與影響,然後快速引導出充滿光明與希望的答案。
不過,「競爭優勢」的競爭勢必有對手,那我們的對手究竟是誰?其他國家?自己跟自己比?或者是其他沒有想像過的對手,例如全球科技巨擘們?
不同的對手,背後存在著不同的競爭脈絡,因此資源分配的重點勢必不同;輸贏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因此評估成果的指標也必須調整。就像籃球、羽毛球和棒球的規則不同,教練的對戰策略、日常訓練重點、隊員的能力與條件當然不一樣。
所以,台灣 AI 轉型的對手,到底是誰?輸贏又該如何評估?而且國外已經有商管學者研究發現,生成式 AI 並不能創造新的永續優勢,只是放大企業既有的優勢。原因是什麼?這樣的研究結果對我們又有哪些啟發?本週電子報與各位分享。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