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Language Models, 人工智慧, 趨勢 小語言模型是企業 AI 化的大事? 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個道理在生成式 AI 的應用似乎也有跡可循:前兩年全球追逐更多的參數、更大的模型,但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嘗試之後,許多企業已經發現,相較於像 ChatGPT 這種大型基礎語言模型,小語言模型(SLM, Small Language Models)在特定場景與任務的表現,很可能更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MIT Technology Review》也將 SLM 列入 2025 年十大突破技術當中,無論在技術應用和實際需求都有跡可循。
AI Agent, 人工智慧, 趨勢 AI Agent 真的萬能或只是炒作? 分析趨勢與預測來年,是歲首年終必然要做的事。過去大家關注的是景氣與產業變化,但隨著 AI 與數據科學對經濟的影響力愈發擴大,AI 的應用發展與趨勢也成為企業經營者關注的焦點。
智慧醫療, 趨勢 生技製藥併購 AI 公司仍在萌芽 三大挑戰待解 人工智慧的應用發展雖然仍在起步階段,但由於在藥物探索、藥物研發加速、降低成本各方面都有突破性發展,使得生技製藥公司、新創和老牌科技巨擘都相繼投入資金,也使得合併或併購(M&A)越發火熱。
電動車, 趨勢, 觀點 從 Woven City 展望台灣智慧車聯網發展 隨著技術持續突破與淨零碳排壓力驅動,電動車產業幾年來都是備受關注的領域。而智慧城市的構建正伴隨技術進步逐步實現,自駕車與電動車技術的應用,不僅優化交通運輸,還提升城市運營效率與可持續性,勾勒出未來城市生活的雛形。
Edge AI, 人工智慧, 趨勢 從生成到代理,2025 人工智慧邁向自主決策 隨著生成式 AI 在 2024 年逐步走入日常生活,從協助文書處理、程式開發到客戶服務等各種場景都能看到其應用,2025年的AI技術發展將如何演進?這波AI浪潮又將為台灣產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AI ACT, 趨勢, 人工智慧 高風險AI系統如何滿足歐盟AI法案迫在眉睫的驗證要求? 隨著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其應用日益深入各個領域,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和潛在風險。為確保AI系統的安全、可靠和符合倫理規範,歐盟於2024年6月13日正式公布《人工智慧法案》(AI Act)。該法案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性評估程序,以規範高風險AI系統的開發、部署和使用。 本文解析歐盟AI法案對高風險AI系統符合性評估程序(亦即慣稱的驗證程序)的要求,並探討其對相關產業的影響。
AI ACT, 人工智慧, 趨勢 資料為本:解讀歐盟AI法案對資料治理與品質的要求 人工智慧(AI)系統的發展與應用日益普及,其潛力與風險也備受關注。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 Act)的制定,旨在規範AI系統,確保其安全、透明且符合基本人權。其中,資料治理與品質要求是法案的核心要素之一,特別是針對高風險AI系統,法案提出嚴格的規範。本文將解析歐盟AI法案對資料治理與品質的要求,並探討其對台灣產業的影響。
台灣AI新創地圖, 新創, 台灣AI生態系地圖, 趨勢 2024 台灣 AI 新創地圖發布:落地應用與 AI 代理人將是觀察重點(一)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與台智雲 AI 超算加速器合作,將於 11/25 共同發佈「2024 台灣 AI 新創地圖」(Taiwan's AI Startup Map 2024)。本次地圖主要列入成立八年內新創,並依據企業導入 AI 所需的基礎建設及垂直產業應用進行分類。企業可依據自身需求,從中尋找合作夥伴。
AI ACT, 趨勢, 人工智慧 歐盟AI法案對台灣產業的影響: 高風險人工智慧系統解析(下) 近年來,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發展,應用範圍不斷擴大,為各產業帶來新的機會。然而,AI 技術的應用也引發倫理、法律和社會等方面的擔憂。為此,歐盟於 2024 年公告通過的人工智慧法案(AI Act),旨在規範 AI 系統的開發、銷售和使用,以確保其安全、透明和符合基本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