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遠距醫療如何發展? 馬惠明:產業共生讓資源有效運用

嚴峻的疫情下,為了降低就醫民眾的感染風險,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將全面推動遠距醫療,鬆綁相關法規。但早在疫情蔓延前,台大雲林分院便已聯合周圍醫院、診所、長照中心和ICT業者,發展出遠距眼科、傷口照護和兒童心臟病篩檢等遠距醫療服務。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透過四個解決方案,說明如何結合資通訊科技與創新服務,如何提升偏鄉醫療品質,並建立整合多元的醫療生態系。

偏鄉醫療的發展機會

馬惠明指出,雲林縣由於就醫老人多、家戶所得低、病情嚴重、醫療資源不足、分配不均,以及就醫困難等不利因素,在基層醫療上後援不足;但也因為地勢平坦,沒有高山或海洋阻隔,加上台大醫院以及附近醫院的關係良好,在資通訊進步及主管機管開放法規下,十分適合發展遠距醫療。

方案一:解決雲林急重症醫療資源不足與分配不均

由於醫院人手不足,導致半夜值班或是照會人力不均時,病人需要外轉引發金錢和安全上的顧慮。因此提出了「資源共享」與「聯合值班」的計畫,並且引進遠距醫療,讓台大雲林分院斗六院區與鄰近的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的急重症資源能彼此共享,雙方針對整形外科及神經外科進行透過互聘兼任主治醫師、報備支援、合作協議等方式,組成一個急重症醫療的大水庫,並排出一個班表。

馬惠明說,過去沒有醫生時,就會將病人轉走,但現在透過遠距醫療的方式,讓病人不用移動就能看診。台大和成大透過SSL VPN的方式,讓兩端的病例可以互用,也能檢視影像及照會決定。整合雙方的醫療資源,減少病人外轉的機率。

方案二:解決遠距傷口照護問題

馬惠明提到,雲林有許多照護機構居民壓傷傷口的照護問題,這些傷口在治療方面需要頻繁的到院進行清創,但是多數就醫的長者身體十分脆弱,就醫途中容易受到傷害。因而團隊也構思如何讓受過專科訓練的專科護理師,在法規上可以進行清創,並透過遠距醫療支援整形外科醫生,指導進行傷口清創,同時搭配數位裝置追蹤傷口的進度,

馬惠明說,該專案剛開始時,主要先在斗六進行小規模的示範,由於成效良好,因此,第二年時,該服務就推行至全雲林數十個機構。

方案三:解決基層醫療品質的問題

當婦產科診所有高危險小北鼻誕生時,會需要轉院外接,為了降低婦產科醫護人員在外接過程中的焦慮與不安感,於是加強基層婦產科診所對新生兒急救訓練課程,診所中也放置了有IoT裝置的生理監視器,讓醫生在出發時,就能透過平板電腦掌握新生兒的生命徵象,同時透過視訊電話指導相關人員。

方案四:解決偏鄉兒童心臟病篩檢能量不足

相較於醫療資源豐富的都會地區,雲林縣的小兒心臟科醫師人數不多,地方兒童心臟病的篩檢,如心電圖、心音,及醫生的聽診,在執行上都有難度。於是發想出線上線下群助的方式,首先利用數位擷取,在學校中針對心電圖及心音,透過IoT裝置,如平板電腦擷取相關資料,並進行遠距離傳輸;透過醫師群助的方式,尋求全台灣醫生的幫忙,讓遠端的醫生可以透過雲端資料進行判讀,協助學童能提早發現心臟相關問題,並預防運動相關風險。

打造偏鄉醫療新模式的關鍵

馬惠民說,這些方案的主要概念是要解決偏鄉因為人力、行動力、距離及能力的限制,導致公平性、可近性和品質上的問題,並透過系統建立、能力建構和智慧遠距方案的導入,以彌補醫療的缺口。

「科技的存在,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馬惠明提醒,科技並不會替人溝通,而是人要願意溝通。好比夫妻反目不說話時,即使給他們兩台iPhone12都不會有溝通效果。接著還要打造系統,以及永續的財務支援,這也是團隊目前積極努力的部分。

而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動的遠距醫療佈局,不但可以連結醫院和醫院診所居家或矯正機關,並在縣市內形成互助聯防,更要讓基層變成生態系重要的一環,形成綿密的網絡。

馬惠民認為,雲林的綿密生態系中有三個重要的夥伴,分別是中央和地方衛生機關的政策的提供、各層級醫院與長照機構的醫療資源,以及資通訊產業的協助。雲林醫療院所間互容共好的關係更是關鍵,透過醫療院所間的互助合作,打造了一個產業共生的環境,讓資源能被更有效的運用。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人工智慧與新世代通訊論壇 精彩分享 (整理:AIF 楊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