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5G結合AI,台灣產業的三大關鍵機會

5G和AI是目前最受關注的技術,結合各種軟硬體應用進而帶動產業革新已是現在進行式,在醫療、運輸,及工業上都能看到許多成功案例。但此刻,AI結合5G,真正改變一切的智慧生活才正要開始。

硬體是優勢,軟體仍待投入

檢視近來AI的發展,可以發現在產業上已有許多突破,例如利用AI技術協助開發藥品,或是透過AI技術輔助的醫療任務也漸被認可。而當今熱門的自駕車,雖然還有最後一哩路的挑戰,但國外已經可以看到自駕卡車車隊上市的消息。這股數位經濟的力量也在驅動全球GDP,這 20 年來的科技發展,從雲端運算開始,到大數據以及隨之產生的大量AI科技需求。

根據 IDC 統計,2023 年 全球 50%的GDP 將由數位科技帶動。而台灣當前的 GDP 大約 19.2% 與數位科技有關,這當中包含了如台積電、鴻海等台灣大廠的產值,軟體只占其中16.6%。由此可見,台灣在數位經濟的主力仍是硬體,軟體占比很少。

台灣新創的海外新機會

不過,Appier獨立董事簡立峰認為,近來,台灣的軟體新創表現也十分優異,以行銷科技新創Appier為例,在全球15個市場營運,成功在日本上市後,市值已經高過10億美元,是具代表性的台灣獨角獸。另外,台灣加速器 AppWorks 每年都會針對新創圈做調查,可以留意幾家新創,包括 AI 晶片的耐能,行銷科技的ikala,以及其他醫療相關的新創團隊。

在東北亞、東南亞都有新創蓄勢待發,例如東北亞的 Yahoo Japan,跟南韓 Naver 的Line在做整合;印尼的 Gojek+Grab+tokopedia,新加坡的 Shopee,逐漸形成龐大的新創勢力。台灣如果只專注單一市場,在東北亞、東南亞與中國的邊境上是非常挑戰的,簡立峰認為,「台灣的新創必須要有能力出海去參與這些國際競爭。」

除了速度,5G影響產業的三大特點

除了頻寬變寬,傳輸速度增快外,5G通訊還有三個重要的特點: eMBB(增強型行動寬頻)、uRLLC(超可靠低延遲通信)和mMTC(巨量多機器型態通訊),都是讓它可以成為當今重要通訊技術的原因,不僅能連結更大量設備,滿足AIoT 應用的發展所需,也是自駕車重要的支持系統。

隨著5G通訊的落地,其所提供的先進網路通訊能力,更能有助於提升工業機器人、手持終端設備、自動導引車等應用的發展。預期2021年全球5G商業化的風潮還會持續,而我們是否已準備好取得更佳的競爭優勢?

6月6日由鴻海研究院、CityU CENG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台大AI中心、台大HPC中心、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及三創育成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人工智慧與新世代通訊論壇,將有深入探討。這場論壇中除了分享AI 及  B5G  的前瞻技術研發,還有與不同產業碰撞的應用成果,如精準健康、次世代的工業自動化,以及人機互動與協作的未來,都有深入分享。同時香港城市大學與鴻海研究院也將簽訂合作備忘錄,透過跨領域的產學合作,結合海內外各界能量,開創全球產業下一個科技成長動能。

歡迎鎖定直播觀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