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協助我們打造宜居的建築嗎?

居住問題向來是備受討論的議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結構不斷變化,許多老舊危樓的安全問題也逐步浮現。不同於國外在可負擔建築上多半考量租金成本,台灣的房屋自有率高達85%,據統計,台灣至今年為止屋齡超過30年的房屋有486萬戶,這意味著這些房子將面臨翻修更新等問題。

房價、屋齡與所得,居住環境可能面臨的風險?

正如同開了20年的汽車,即使還能上路,但故障的風險十分高;住了10年、20年的房子也有風險。2022年初,世界經濟論壇提到環境風險是最大的衝擊點,而升息議題等經濟問題也是另一大隱憂,當我們維持生活都有困難時,建築物又該如何維持安全性跟健康性?

尚虹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王寅武提到,居住成本的問題不只是租屋或買房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未來的經濟水平是否能負擔房屋的維修維護或翻新事宜?尤其在近年來觀察到,可負擔的建築已逐漸變成社會重大議題,老廢建築物可能需要維護整建與翻新,而我們的財務是否可以負擔得起?另一方面,當前熱門的淨零議題也是值得關注的趨勢,而國外的淨零則是要大幅翻修新建築物的外殼,這筆錢又該從何而來?

王寅武關注居住環境需求議題已有多年,除了建築本業,同時也持續培訓建築人才並著墨環境管理、淨零路徑圖、永續管理等議題。王寅武已經連續兩年透過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數位發展部、資策會及台灣智慧雲端服務(TWS)所共同推動的「AI Starts」轉型計畫,提出居住環境需求的議題,希望能找到願意針對該議題提出AI 轉型解決方案的新創合作團隊,從所得發展、年齡結構、家庭結構做分析,利用AI技術讓我們可以發現未來居住環境可面臨的風險。

高房價時代的公民討論

台灣創博識創辦人吳定謙說,所謂可負擔的建築包含了實際居住在建築裡的人口結構變化,以及建築樣貌,幫助建築業提前掌握未來的建築需求型態。這個專案題目較像是探索研究,透過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最終得到「營造工程指數」是居住成本關聯性的核心。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技術長張嘉哲認為,這個專案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將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化成函數形式的提問,定義出目標值Y與輸入的相關特徵X,讓程式能夠計算。

吳定謙坦言,專案過程中經濟學家的專業領域知識是個重要的關鍵,透過AI的分析,可以發現消費者物價指數、營造工程指數、人口結構變動,甚至是房貸利率等經濟數字間都有連動關係。例如可支配所得與消費者物價指數兩者有正向連動;以及營造工程指數的成本上升與房子的維護成本上升也有正相關。另外,也有呈現負相關的數值,例如房貸利率跟營建工程指數卻是相反關係。

從建模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房貸利率、人口結構、屋齡、消費者物價指數以及維護成本這幾個經濟指數,彼此間的黏度很高,關聯係數非常大,也就是說彼此之間是能預測的。透過這樣的洞察也希望喚醒一些省思並且開啟公民的對話討論,關於居住空間的對話不再只是無法負擔的房價,更能進一步瞭解什麼叫做可負擔的建築,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樣建築型態,又該被賦予哪些功能性需求?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表示,目前台灣所提到的人工智慧應用多數解決的都是定義明確的問題,而這個專案題目較像是個嘗試或冒險。「我們所關注的是如果大家都負擔不起,有沒有辦法找出預測的方法?」而這個問題也是基金會應該關注的SDGS議題,更因為無法預期出來的成果會是什麼,可能最後的結果會發現一個初探的洞察。

最大的困難來自於信任

「專案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都來自信任。」吳定謙說,所謂的信任包含了對於資料的定義,例如工程師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定義與建築師的定義就不一樣,和經濟學家的定義也不同,當三方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時候,就需要彼此討論溝通,從中更能了解到,經濟學家背後的數字脈絡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