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時代如何找到對的人才?

人才招募是執行長和高階主管最頭痛的問題,尤其在全球化與科技發展下,世界變化快速、企業競爭更加激烈,當ChatGPT顛覆我們對未來工作的想像,「人才」的定義已經被徹底改寫!

然而,傳統面試流程往往只是找到組織成員能接受、看起來夠體面,但是能力「還可以」的人;而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卻被拒於門外。

《人才》一書作者為當代經濟學大師科文和矽谷創投天使投資人葛羅斯,在學術圈和科技新創業擁有豐富的獵才經驗,他們認為現今社會一直在浪費人才。本書暢談了最新選才趨勢,運用有效的方式,發掘被低估的人才!


認真負責,就是好人才?

在五大人格特質中,「嚴謹性」是最能預測整體工作表現的指標。不過,基於以下幾個理由,把認真負責視為最重要評估指標並不妥當。

首先,如同我們在智力一章中所討論,非認知能力通常對收入較低者比較重要。在本質上,高「嚴謹性」者似乎更容易獲得任用,這是件好事,但並不代表他們未來能夠晉升管理階層。如前所述,對收入在最後十分之一者而言,非認知能力的重要性比認知能力高出二點五至四倍;但是對一般人來說(根據瑞典的資料),認知能力每增加一個標準差所能提升的收入水準,明顯高於非認知能力每增加一個標準差所提升的收入。隨著在企業中職務層級的提升,認知能力和薪資收入間的關係變得愈來愈密切。

其次,「嚴謹性」有可能被用在錯誤的地方,或者至少是身為雇主的你所不樂見之處。如同我們之前提到的動機問題,嚴謹性高的新員工可能非常認真在收集全套漫畫、參加當地的電音派對,或是每天花兩小時游泳。印度小說家維克拉姆.塞斯(Vikram Seth)就曾分享,他之所以能完成代表作《天造地設》(A Suitable Boy),是因為缺乏足夠責任感來完成在史丹福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所以問題的重點在於:「嚴謹性」這項特質應該被用在哪裡?塞斯確實完成一本長篇小說(以及一些續作),並努力精進品質,這本書後來成為暢銷書,也是文學經典。而誠如塞斯所言:「對文學的痴迷推動著我,讓我持續邁向寫作之路。」他最終找到自己正確的人生方向,並為此堅定的持續投注努力。

工作責任和家庭責任有時可能發生衝突,這是一個讓人頗為遺憾的現實。許多職場頂尖人士往往忽視家人或與家人關係相當疏遠。因此,身為老闆和選才者的你也要好好思考,你真正想找的員工是什麼樣的人?在此,我們不敢貿然提出什麼正確的道德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員工的「嚴謹性」不見得能在你的商業活動中發揮作用,也不見得能夠用來判斷誰才是頂尖高階人才。

另一個可能造成的問題是,有些高「嚴謹性」者之所以長期堅守崗位,純粹是因為喜歡熟悉的固定工作流程。這讓他們對工作很上手,並能為公司帶來一些好處;但有些人會基於個人利益而不斷加班,或是盡情享受在過程中獲得的滿足感,於是你會看到他們一直很努力的辛勤工作,卻耗費過多時間在熟悉的事務上。久而久之,這將導致組織變得愈來愈僵化、欠缺活力,員工們也傾向於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照章行事。

「外化行為」(externalizing behavior,也就是將個人不滿的情緒及動機向外宣洩的傾向)與攻擊性和過動症相關,通常是件壞事。但對於某些人而言(多半是男性),這樣的特質卻預期會有更高的收入。你可以把這一點看成與「令人討厭」的優勢有關。對這些人來說,外化行為預期他們會有較低的學業成就以及較高的收入。約翰.藍儂(John Lennon)是傑出的音樂人、才華洋溢的作家,還是善於自我行銷、具有龐大影響力的媒體名人,但他年輕時卻是個喜歡酗酒鬥毆、尋釁滋事的傢伙。披頭四解散之後,他寫了一首〈你怎麼睡得著?〉(How Do You Sleep?)攻擊前樂團成員暨合作夥伴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這種行徑絕非出於偶然。然而,藍儂是二十世紀最成功的音樂巨星之一。

尋找叛逆又討人厭的「邊緣人」,是創投公司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對安霍創投的安德森而言也是如此,而且他本身就頗有「邊緣人」氣質。他是出了名的夜貓子,似乎有點多巴胺分泌過盛,說話快、吃飯快,就像全宇宙繃得最緊的那根弦。他時而興高采烈,時而怒氣沖沖,簡直就是個矛盾的綜合體,但這種特質在創投領域的頂尖人才中似乎相當常見。值得注意的是,和安德森共同創辦安霍創投的搭檔是班.霍羅維茲(Ben Horowitz)。安德森熱情洋溢,而霍羅維茲則比較安靜、比較穩重、比較具有企業氣質。這個組合之所以能搭配得宜,主要是靠他們信任彼此,以及瞬間就能理解對方訊號的默契。普通、認真負責的人並不是他們通常會挑選的人,他們在尋找的是真正的異類。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一些研究發現「嚴謹性」和「團隊合作」之間的相關性似乎很低,甚至幾乎是零,這點我們在第四章曾討論過。如果在團隊的實際運作中,「嚴謹性」並不能促進合作,那麼這個特質或許沒有你想像中有價值。高「嚴謹性」的員工還是可以準時上班,履行一些基本的職責,但是帶來的團隊合作相當有限。「嚴謹性」這個特質很難預測合作,部分原因是這種特質的子面向之一是小心謹慎。在某些情況下,小心謹慎可能讓合作行為不增反減,因為擔心其他人不會跟著合作,或者可能因為合作行為偏離既定已知的程序。許多現實世界的合作實例需要一些積極主動的行為,還要膽子大才行,而「嚴謹性」的人不見得有這樣的膽識。

本文節錄自《人才:識才、選才、求才、留才的10堂課》,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