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肇:AIGC 帶來更好的使用者體驗與更多社會影響

2020年,時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的張益肇便指出,「用人工智慧幫助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是極大機會,而耕耘客戶、激勵員工、運營優化、產品轉型是重要的四大區塊。」兩年後,張益肇離開任職多年的微軟,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技術與風險總監,投入人工智慧與腦部健康應用的軟體開發研究。面對AIGC 的出現與大量應用,他認為,將讓使用者的體驗變得更好,也讓企業能做的事情變得更多。

AIGC 的發展改變了使用者的體驗

張益肇說,許多企業在 2017 年的時候,就對人工智慧感到好奇,也有許多對於應用的想像。例如,銀行業是否能利用人工智慧為客戶提供個人化的理財、投資顧問,讓更多客戶也能擁有高品質的服務體驗?隨著 AIGC 的發展,現在可發展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接近這個想像。

他強調, AIGC 的出現並不會改變商業經營的核心,耕耘客戶、激勵員工、營運優化、產品轉型仍是重要的四大基礎,只是企業能做的事情更多,所帶來的影響更大,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例如在客戶關係經營上,透過聊天機器人的幫助,可以減少等待回應的時間;使用者在與 ChatGPT 的對話上,也會因為情境與角色的設定,不再只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而多了真實的互動感。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科技被落實到生活中,技術研發人員要如何覺察到使用者的體驗,進而設計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呢?張益肇說,根據每個人的興趣與特質,研究發想的技術題目也會不同,當然也會有較理論的題目。但是,無論是什麼機構,都會有向同事、老闆或客戶解釋題目的時候,這時候研究人員就會需要舉例,用較為具體的方式說明該技術可以有哪些應用,或是對社會產生哪些影響。

人才與研究並非一蹴可及

張益肇曾擔任微軟亞洲工程院副院長,也是 2003 年工程院的創建者之一。不同於研究院以基礎研究為主,做的是較為前沿的研究,為企業指出未來的新方向;而工程院則是以產品研發為主。

「研究院的研究,做十件只要有一件成功就好了;但工程院不能做出十個功能,只有一個特別好,其他九個都不能用。」張益肇說,通常工程的定義是兩到三年內一定要看成果,必須要有辦法驗證或驗收;而研究院可能是五至十年後才會發生的事。因此,兩邊的思維與管理模式十分不同。

他認為,研究院就像一個比較長程,必須投入五到十年的投資,經營起來更不容易,必須要有強大的信念,堅持這樣的投資會達到目標。

而在產學的連結上,除了企業自己做之外,也需要政府力量的輔助。張益肇分享目前香港政府的做法,主要是投資幾個研究中心,並由幾位教授主導,解決技術移轉為商業產品時遇到的問題。例如,缺少 App 或是 App 不夠好用,導致產品推不出去的問題,這些中心可以聘請工程師或 UI/UX 設計師,讓技術可以更快速落實到實際應用層面,成為企業立即可用的產品。

先進行完整深入研究 再找出適合 AI 的題目

張益肇提到,目前他投入人工智慧與老人腦部健康維護應用的題目研究,主要是奠基在過去幾十年來腦科學相關的基礎研究下,例如老人癡呆的起因,包括遺傳、身體習慣、生活狀態、運動習慣等,都會影響腦部健康;還要了解目前發展出的治療或干預方案,包括哪些藥物可以被使用、治療後的效果等等。先進行深入及完整的了解之後,才開始思考哪一些題目是可以用 AI 來協助解決的。

例如目前正在執行利用語音識別進行智力預測,透過一張圖畫,請受試者用30秒到一分鐘的時間,描述圖上的內容,藉以預測腦部的健康狀況。而這些也是奠基在過往腦部相關的研究上,例如之前曾做過一項研究是透過修女在進入修道院前的自我介紹,與去世後的大腦切片結構進行比對,分析出能夠寫出複雜文字、用腦較多的人,腦部的結構較強,也較不容易失智。

透過 AI 的篩檢協助,讓風險較高的人,可以盡快接受更細緻的診斷。張益肇說,由於少子化、高齡化已是未來趨勢,如何讓高齡的人活得健康,減少下一代的負擔,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這項 AI 的應用就不只是技術的應用,而是對社會產生具體影響,能夠實際解決社會問題。

亞洲文化追求盡善盡美,更需要一點冒險精神

「亞洲國家通常追求盡善盡美,努力從 80 分、90 分到 100 分;很少像美國那樣不是0就是100的極端。」觀察東西方的創業文化與人才養成,張益肇觀察,亞洲文化並不太鼓勵嘗試冒險,尤其是失敗機率高的冒險;而美國相較之下較為鼓勵冒險精神,例如在矽谷中,常看到許多創業失敗的創業者,坦然接受失敗後重新找工作的案例。文化同時也會反映在新創的發展上,例如美國的新創企業不是大好就是失敗作收;台灣則較無法坦然接受創業失敗的結果,因此,可以看到很多新創再怎麼不濟,也會以不大不小的狀態維持三至五年。

他認為,要改變整體的文化並不容易, 但至少期待藉由不同地方的小小改變,能讓有創業想法的人有機會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