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用資料才能幫企業解決問題

隨著數位化的發展,數位規模、數位活躍程度,及收集、運用數據的能力,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但企業收集了許多資料,是否就能帶來更大價值呢?在與眾多企業接觸的經驗中,我們發現許多企業雖擁有大量資料,卻不一定能善用資料甚至解決問題。

隨著數位化的發展,數位規模、數位活躍程度,及收集、運用數據的能力,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但企業收集了許多資料,是否就能帶來更大價值呢?在與眾多企業接觸的經驗中,我們發現許多企業雖擁有大量資料,卻不一定能善用資料甚至解決問題。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專案處顧問 Jimmy 分享,在與許多企業洽談合作的經驗中發現,有些企業雖然透過網站、社群累積了眾多瀏覽及客戶資料,希望可以透過累積的資料創造價值,反而是誤解了資料的意涵。

數位指標資料能幫助企業得利嗎?

早在2017年,美國知名數位行銷代理商安索帕公司(Isobar US)就和美國對沖基金調研公司Alpha DNA共同進行一項調查,研究美國前一千家上市公司過去五年營收、股價,與各種數位指標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公司的數位實力與未來營收有很大的關係,而企業的營收成長,則與股價相關。他們認為藉由以下三大指標,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測營收成長和股價。

一、數位規模(digital magnitude)

透過官網到訪數、頁面瀏覽量、社群媒體瀏覽量、社群媒體訪客數等數位指標總和,可以了解公司及競爭對手的數位規模。

二、數位占有率(digital share)

數位占有率是將公司本身的數位規模,除以全部競爭對手的數位規模總和。當企業的數位占有率大於市場占有率,代表企業有很好的機會提高公司的市場占有率。

三、數位動能(digital momentum)

企業透過每個月記錄所有指標,追蹤哪些指標正在增加或減少,進而了解自身動能。雖然這些指標可以協助判斷企業的數位實力,但研究團隊指出,許多公司認為一旦設立網站,或改善社群媒體表現,就可以縮減投資規模。實際上,企業如果想在數位上獲勝,就必須持續推動改善和投資的計畫,而不是將數位化本身視為目的。

資料不等於價值,用對地方才有價值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在《人工智慧在台灣》一書中曾提醒,許多企業會以為蒐集的資料本身就具有價值,但事實上,資料必須經過處理、分析及開發才會變成最終產品,可能是一份分析報告、一個特定決策的建議。

換句話說,資料若沒有經過妥善的「加工處理」和「萃取分析」,本身的價值是尚未被開發與決定的,而使用它的人,也必須有能力將「對的資料」以「對的方式」應用在「對的場景」。

另一方面,資料品質的好壞也攸關著後續能否從中產生價值的關鍵,許多公司容易忽略這一點,未在資料蒐集機制上投注資源;或是只知道蒐集資料,從來沒有驗證資料的完整與正確性,也沒有注意資料集之間是否能連結?因為價值有時候不是來自資料本身,而在資料間的連結。所以瞭解資料價值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資料彼此連結的價值,以及機器學習技術所帶來的加乘效果。

參考資料:《哈佛商業評論》、《數據的商戰策略》、《人工智慧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