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跨域合作成為必然,AI時代的人才考驗
知勢電子報 | 2022.04.24

各位朋友們好:

這兩年ESG一直是媒體熱門話題,而AI如何應用於ESG自然備受關注。不過,由於ESG的範圍太大、指標過多,在面對各式各樣不同解決方案時,看過愈多資訊,往往令人更加困擾:究竟怎麼做才是對的?

《知勢》電子報曾經以多篇文章與各位分享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並採訪專家分析台灣中小企業的挑戰與商機。本週我們走訪台塑麥寮廠區,介紹AI新創如何透過No-code AI協助石化業迅速有效節能減碳、預防風險。

當然,ESG不只是淨零碳排,AI能做的也絕對不只目前所看到的這些解決方案。在接下來電子報中,我們將會與其他媒體及企業、NPO合作,以系列文章繼續分析不同產業ESG的各種機會,從技術、策略到趨勢,從垂直產業分析到跨產業應用,描繪未來的多種創新可能。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高耗能石化廠 如何透過AI推動產業永續?

「淨零碳排」不再是口號,將是實際影響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尤其一直以來被認為高耗能、高污染的石化產業首當其衝,因應台灣石化內需市場小,約七成仰賴出口。歐盟預計在 2026 年全面針對高耗能產品徵收碳稅,且要求供應鏈足跡達到碳中和,一旦正式實施上路,企業勢必需要將碳議題納入成本考量。那麼,AI可以在這一連串的永續政策中扮演什麼角色?

閱讀更多

跨域是必然,AI生態系需要文理兼具的未來人才

全球知名調研公司IDC最新《全球人工智慧支出指南》研究指出,亞太地區(不含日本)在AI系統方面的支出將從2022年的176億美元,到2025年將增至320億美元左右。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未來的人工智慧有可能超越人類嗎?對於未來的AI時代,我們又有哪些想像呢?

閱讀更多

我們該如何培養AI腦?

思考「我/我們是誰?」這個問題,在AI世代的重要性將會遠遠超過過去,也將會是人類在不斷的變革中站穩腳步的關鍵。而協助我們建構自我認知的,仍然是人文。人類透過文學藝術、哲學、歷史、語言等等紀錄並展現了人類社會積累千年的智慧,而在當代社會中,人類也不斷的透過與他人互動創新,即便是「想創造人工智慧」、「為什麼我們要讓AI幫忙?」都是一種「人文思維」。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