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人的AI總是比較好用?先定義問題,才能發展創意
生成式AI出現,不管是技術或工作流程層面都有極大影響,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掌握使用新工具的方法是必要的。不過,無論AI再厲害,就好像出門時可以自由選擇搭車、搭飛機、騎U-Bike或走路,但你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裡。在企業經營而言,這就是目標;有了目標之後,才能安排路線與選擇交通工具,也就是策略與技術。這是AIF與電通在課程中希望能夠帶給大家的,也是本期電子報想跟你分享的內容。
歡迎訂閱我們
生成式AI出現,不管是技術或工作流程層面都有極大影響,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掌握使用新工具的方法是必要的。不過,無論AI再厲害,就好像出門時可以自由選擇搭車、搭飛機、騎U-Bike或走路,但你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裡。在企業經營而言,這就是目標;有了目標之後,才能安排路線與選擇交通工具,也就是策略與技術。這是AIF與電通在課程中希望能夠帶給大家的,也是本期電子報想跟你分享的內容。
人工智慧的大量應用,標示著人類社會進入全新階段,但會如何發展,仍然要看人類希望擁有什麼樣的未來與生活。就像無論搭公車、捷運或走路、騎腳踏車,雖然速度不同,但一定要先決定目的地在哪裡,否則再快都沒有用。
英國建築學者 Cedric Price1966年在一場演講中對聽眾提問:「如果科技是答案,什麼才是問題?」生活在2023年AI時代的我們,也不妨仔細思考:「如果人工智慧是答案,那什麼才是問題?」
上個月基金會連續辦了兩場大型活動,活動結束之後,同仁們一邊啟動許多新的工作,包括零售服務產業的企業陪跑計畫、2023年上半年AI生態系地圖等等;一邊加緊整理兩場活動的演講內容精華摘要,在每週的《知勢》電子報與各位分享。
與企業互動的時候,很多企業都會問到底應該要怎麼樣導入A I?應該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才是具有價值的?當然,最多人問的問題是,那其他企業都是怎麼做的呢?
AI EXPO 2023 Taiwan上週五圓滿落幕。在活動期間收到好多朋友寄來相片,都是現場人潮滿滿的畫面,非常感謝大家的蒞臨。特別是應邀前來分享與擔任「AI Junior Award」評審團的老師們,謝謝各位精彩的分享與指導,從算力、數據到應用,讓我們對AI世代有更深入且完整的了解。
ChatGPT在去年底橫掃全球,造成一波恐慌與商機,各種相關免費課程天天都有;似是而非、真假莫辨的訊息讓大家更為焦慮。於是我們決定避開AIGC這類熱門名詞,與大家討論AI最重要的技術本質,回歸基金會堅持的價值主張:人工智慧浪潮,沒有一個人能夠置身事外。與其擔憂,不如清楚認識人工智慧發展的脈絡、應用與侷限,深化個人AI實力、加強企業AI競爭力。
面對AI衝擊的未來,又未嘗不是如此?本期電子報是對於零售餐飲服務業數位轉型的思考,從營運模式到技術創新該如何安排?還有大家熟悉的聖保羅Q餅真實分享數位轉型心法,和你分享。
這一期電子報有玉山金控、電通集團以及美商訊能集思,從不同的產業及實務經驗出發,提出對台灣產業AI化的觀察與建議。這也是《產業AI化大調查》的重點摘要,完整內容會在這個月陸續推出,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