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轉型需要多少數據?回歸企業本質才是重點
上週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在一場演講中表示,原定9月完成「AI基本法」草案會延後提出。綜觀世界各國的AI法規,因為技術日新月異、應用範圍遍及生活各個層面,都需要經過數年的觀察、跨產業對話與不斷修正後,才提出規範方針或原則。這樣的做法,我想很值得台灣深入思索並參考。
歡迎訂閱我們
上週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在一場演講中表示,原定9月完成「AI基本法」草案會延後提出。綜觀世界各國的AI法規,因為技術日新月異、應用範圍遍及生活各個層面,都需要經過數年的觀察、跨產業對話與不斷修正後,才提出規範方針或原則。這樣的做法,我想很值得台灣深入思索並參考。
由AIGC帶起來的風潮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AI已經被視為營運系統與成長策略的重要環節,不再只是過去的POC,而跟企業的發展及永續,甚至成本計算、價值創造都密不可分。
2023上半年的AI生態系地圖正式出爐,由於去年底各種大型生成式AI模型及應用的陸續推出,台灣的AI生態系受到相當明顯的影響。 首先可以發現,企業使用AI的意願增加,這與生成式AI便於使用、縮短與中小企業的距離有直接關係。加上媒體大量報導的推波助瀾,幾乎不再有人懷疑AI時代已經真正來臨。
籌備多時,由基金會與「大店長讀書會」、iCHEF合辦、針對餐飲及零售服務業的「AI陪跑計畫」終於在上週正式展開,共有八家企業參與第一階段培訓,邁開AI應用的第一步。
對於「情境」的分析與了解,可以讓我們知道現象背後運作的系統,還有特定時空環境的限制條件與機會。本週電子報,也要從較深入的脈絡,和你分享下半年的經濟風險以及ChatGPT。祝各位夏日靜心、一切安好。
2023年下半年開場,正式進入炎夏時節,本期電子報也跟各位分享對於下半年的景氣預測,希望協助你掌握關鍵趨勢與大環境的變化。
我們在思考AI時,通常關注的是AI會讓未來產生什麼樣的變化?但有沒有可能將問題倒過來:有什麼事情在未來AI世代是不會改變的?而又該由誰來主導這些變與不變?連假最後一天,跟你分享本週《知勢》電子報。
上週,歐洲議會通過「人工智慧法」(AI Act)草案,雖然距離正式立法通過還有相當複雜的過程,但這是西方世界第一部完整AI法規,將成為全世界AI發展與治理的基調,象徵意義與後續影響都相當重大。
AI牽涉應用領域極為廣泛,很難有懂技術又懂不同產業應用,同時還了解政策規範與AI倫理的人。不過,我們至少可以從「不自我設限」、「持續學習」、「擁抱改變」開始,這也是《知勢》電子報每週與大家分享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