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用AI解決組織難題,但是如何找到一個好題目?
彷彿不久前才彼此祝賀「虎虎生風」,瞬間已經來到「揚眉兔氣」的時刻。因為下回出刊日正好是農曆初一,電子報將暫停一次,等到1/30再陪大家一起上工。所以在這裡先拜個早年,祝每位朋友喜迎新春、平安連年,我們一起「兔飛猛進」。
歡迎訂閱我們
彷彿不久前才彼此祝賀「虎虎生風」,瞬間已經來到「揚眉兔氣」的時刻。因為下回出刊日正好是農曆初一,電子報將暫停一次,等到1/30再陪大家一起上工。所以在這裡先拜個早年,祝每位朋友喜迎新春、平安連年,我們一起「兔飛猛進」。
ChatGPT在語言處理上所展現的能力,的確令人吃驚,如果更深一層探究整個模型開發訓練過程,可能會讓我們更驚訝需要投入的巨大資源。的確,這樣規模的語言模型可能不是台灣某家企業能夠發展出來的;不過既然現在已經有了,我們的企業是否可能善加應用,是否可能藉此快速發展出新的營運模式?
今年的第一份《知勢》電子報就從學習開始,我們請出版社推薦了15本好書,並請星醫美學集團創辦人林信一分享對他影響重大的幾本書。另外,還有我自己在2022年讀過且深有所感的書,也一起介紹給大家,期望能夠有些不同的啟發與收穫。
面對快速更迭的科技應用發展,此刻應該全面思考策略,佈局未來。如同大家所知道的,量子運算將是下一個科技典範轉移的動力,被稱為「追尋聖杯之旅」。今年的最後一份電子報,就與您分享台灣量子科技的進展,並誠摯祝福您和全家,來年幸福平安。
12月舉辦了兩場產業AI化「小而美」的分享交流會。「小」指的是參加人數不多,而且都是採邀請制,由基金會邀請合作夥伴,每場不超過30家企業。「美」則是兩場的現場互動都相當深入,充分交流對於產業AI化的期望,以及後續可能的做法。
H-EHA指的是人文(Humanity)、生態(Ecosystem)、樞紐(Hub)和星群(Asterism)。以人文精神做為創新的最重要驅動力,透過生態系的共生共創加以實踐。而生態系則必須依賴軸心樞紐的倡議與支援,連結眾多擁有獨特生命力的閃亮星群,才能建構且持續發揮影響力。
疫情這段日子,服務業經營相當辛苦,但也有企業趁此機會調整體質,以數據驅動做為決策依據,並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出獨特營運模式。除此之外,AI還有哪些可能的新應用?在疫後時代能夠如何協助產業再創新價值?本期電子報與各位分享。
這一、兩年Low-Code、Now-Code AI平台出現,似乎讓大家看見一線曙光:有了這些平台,從此就算不會AI也能使用AI了。真的是這樣嗎?本週的電子報就跟各位分享相關討論。
本期電子報《他居然在百年前就預言到AI》這篇文章,其中說到哲學家海德格1935年在他的《哲學獻稿》提出「技術危機三大特徵」,人們亟欲透過「計算」來控制與規劃自己所在的實體世界,但因為「意義」無從計算,往往就不再被視為值得深入了解的問題。數據化之後的社會,真的會變成一個不重視意義的社會?值得我們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