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預測百年後的科技發展嗎?
本期電子報《他居然在百年前就預言到AI》這篇文章,其中說到哲學家海德格1935年在他的《哲學獻稿》提出「技術危機三大特徵」,人們亟欲透過「計算」來控制與規劃自己所在的實體世界,但因為「意義」無從計算,往往就不再被視為值得深入了解的問題。數據化之後的社會,真的會變成一個不重視意義的社會?值得我們想一想。
歡迎訂閱我們
本期電子報《他居然在百年前就預言到AI》這篇文章,其中說到哲學家海德格1935年在他的《哲學獻稿》提出「技術危機三大特徵」,人們亟欲透過「計算」來控制與規劃自己所在的實體世界,但因為「意義」無從計算,往往就不再被視為值得深入了解的問題。數據化之後的社會,真的會變成一個不重視意義的社會?值得我們想一想。
永續環境的確是全球必須共同面對的棘手難題。「碳」忽然變成經營成本,對企業來說是極大挑戰,但同時也是創新、創造新價值的好機會,而人才,將是最不可或缺的關鍵。與你分享本期電子報,相信能夠協助我們共同迎接新挑戰。
AI在產業的應用發展雖然已有多年,不少大型科技製造業也有極突出的表現。但在其他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於AI的基本認識與導入方法仍然不太熟悉。AIF從去年開始舉辦AI新創和中小企業的合作,藉由我們的顧問團和工程師們協助,深入企業現場,協助不同產業找出營運痛點、問題定義,進一步清理資料到正式導入AI。
一連串的政經大事,加上經濟欲振乏力,要如何展望明年發展?我們與電通集團合作,邀請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深入分析大環境變動的重要指標。而也同時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企業適合在這個時刻進行轉型或導入AI嗎?有哪些需要考慮的關鍵?本期電子報與你一起觀察大環境的變化。
這些大概是AIF推動產業AI化這幾年,最常被企業問到的問題。雖然我們在2019年初及年底曾針對類似議題進行調查,但當時的重點在於企業的需求認知、人才培養及領導者支持度;而且樣本只限人工智慧學校的校友,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涵蓋層面如今已有不足,且與產業現況有明顯差異。
這個月很榮幸獲邀擔任《女科技人電子報》客座主編,正好是重新審視自我、思索女性從事科技產業現況的契機。或許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曾有研究發現,若用AI進行工程師召募,由於數據偏差,女性往往會在第一關就被刷掉;這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數據常是社會刻板印象的真實顯現。
對台灣產業而言,半導體與電動車發展,是各家企業積極投入的關鍵領域。本期電子報與你分享,未來這兩個領域的機會與挑戰。
AIF從夏天開始著手擬定明年的計畫,並從此刻逐步啟動。像是你所看到的這份電子報,除了過去的文字和圖片之外,我們嘗試加入影片,希望讓每位讀者能夠以自己最習慣或方便的方式吸收新知。
本週電子報跟你分享「機會」,包括技術的、營運模式的以及新市場的各種可能性,期望能夠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