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案例, 觀點 台灣商用軟體轉型升級與出海,生成式 AI 有解? 生成式 AI 熱潮帶動台灣硬體產業新一波榮景,不過 AI 硬體做得再好,最終還是要回到應用場景,沒有場景、沒有商業模式,雖然目前台灣在這波 AI 熱中扮演「賣鏟子」的角色獲利甚豐,但是當硬體進入成熟期之後呢?台灣產業如何藉助 AI 找到新的應用與商業模式?包括 Google 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等人,在這段時間裡都提出類似的提醒。
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數位孿生 x 合成資料 x 生成式模型 MetAI 讓智慧製造成真 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資料是最不可或缺的資源。然而,一直以來製造業在邁向智慧化和數位轉型過程中,往往面臨數據不足的挑戰,無論是用於訓練人工智慧(AI)模型,或是進行產線優化,資料的缺乏往往成為瓶頸。Met AI 宇見智能透過生成式 AI 技術,結合數位孿生技術與合成資料,為製造業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利用數位孿生的環境源源不絕的產生高價值擬真資料,讓訓練 AI 模型的想法能夠成真。
ESG新賽局, 產業案例, 觀點 重新思考並創造「移動價值」 飛行車 Bellwether 的創新之路 車子除了在平面道路上跑,也能在空中飛嗎?電影中常見車子在空中飛行的畫面,也許有機會提前出現。2019年成立於英國的 Bellwether,創辦人陳坤揚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原本只是團隊成員的畢業製作,卻在疫情及一連串的機運下,成立了公司。他們的飛行車不僅在杜拜試飛成功,同時受到多間歐洲企業的關注與支持,目前更在台南設立分公司尋求更多航太專業人才,也即將在7月於台灣進行測試。
生成式AI, 產業案例, 觀點 這些可能不是AI的問題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因 2022 年底 ChatGPT 等大型基礎模型發布,繼 2016 年 AI 圍棋軟體 AlphaGo 之後,再次掀起臺灣新一波人工智慧熱。事隔六年多,這波討論強度更勝過去。原因顯而易見,以生成式技術為基礎的 ChatGPT (及類似模型)不僅能以中文問答如流,還能寫信、寫詩、翻譯、做摘要,幾乎目前媒體能夠做的工作,都已經被完全取代。更可怕的是,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時間比真人更短。
AI EXPO, 產業案例, 觀點 面對生成式 AI 國泰數數發:除了技術,更重要的是整體架構的制定 過去幾年,許多大型金融業者為了迎接數位金融浪潮,積極進行數位轉型,並相繼在 AI 領域投入資源。如今,隨著 GenAI 的發展,有更多關於金融場景的想像與應用隨之而來。但金融業同時也是被高度監管的產業,面對來得又急又快的 AI 浪潮,除了技術債之外,更重要的是關於整體架構的制定。
台灣產業AI化調查, 產業案例, 觀點 賴偉晏:願意花時間擁抱 AI 的缺陷,才能第一個享受成果 根據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2023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結果,雖有過半企業已開始使用 AI,但僅三成會繼續進行AI 專案;且整體產業 AI 化指數表現仍然偏低,僅 35.7 分,特別是在 AI 風險掌握能力上明顯不足。對此,KPMG 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觀察,目前產業 AI 化的實際比例雖然不高,但有個有趣的現象是,不少企業領導者已經非常積極要求企業內部各單位提出 AI 策略。他提醒企業, AI導入通常不太能夠立刻看到成果,甚至必須先擁抱它的缺陷,才有機會等待美好到來。
產業案例, 觀點 富瑜文教基金會攜手盧森堡AIVA打造《臺灣AI組曲》 以創新科技詮釋在地人文 AI 作曲、AI 歌手會取代音樂家嗎?或是 AI 可以和藝術家們共同創造美好的表演體驗,而兩者合作打造的舞台又會是什麼樣子呢?臺灣富瑜文教基金會攜手盧森堡 AIVA 科技公司利用 AI 生成,打造出台灣首部音樂史詩《臺灣AI組曲》,並由富瑜基金會甫成立的室內樂團正式對外演奏發表。
生成式AI, 產業案例, 觀點 AI 會取代音樂家嗎?虛擬樂手帶來的幫助與新體驗 近來表演藝術從舞蹈、戲劇到音樂,紛紛開始嘗試結合新媒體、虛擬影像投影等,藉由新科技打造多元的表演形式。富瑜室內樂團在首次對外發表的公開演奏會上,不僅與科技公司合作,與 AI 協作演出,除了演奏 AI 作曲的樂章,更嘗試以真人樂團協同虛擬樂手共同演出,除了為觀眾創造新的表演體驗外,對於樂手來說也是不同的演奏感受。也藉由這次的經驗,開始思考認為未來應用 AI 提升學習音樂效率的可能。
生成式AI, 產業案例, 觀點 不只是 AI 生成樂譜,更是與人類共創的情感表達 隨著人工智慧生成式技術的發展,相關創作應用也日漸增加,臺灣富瑜文教基金會與盧森堡 AIVA 科技公司合作,運用大量的臺灣傳統、流行以及民謠音樂資料,讓神經網路模型進行深度學習和分析,以及樂手的演奏反饋,經過六個月的模型訓練,最後生成出極具台灣特色的《臺灣AI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