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此標籤共有 439 篇文章

面對生成式 AI 國泰數數發:除了技術,更重要的是整體架構的制定
AI EXPO, 產業案例, 觀點

面對生成式 AI 國泰數數發:除了技術,更重要的是整體架構的制定

過去幾年,許多大型金融業者為了迎接數位金融浪潮,積極進行數位轉型,並相繼在 AI 領域投入資源。如今,隨著 GenAI 的發展,有更多關於金融場景的想像與應用隨之而來。但金融業同時也是被高度監管的產業,面對來得又急又快的 AI 浪潮,除了技術債之外,更重要的是關於整體架構的制定。

  • 楊育青
賴偉晏:願意花時間擁抱 AI 的缺陷,才能第一個享受成果
台灣產業AI化調查, 產業案例, 觀點

賴偉晏:願意花時間擁抱 AI 的缺陷,才能第一個享受成果

根據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2023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結果,雖有過半企業已開始使用 AI,但僅三成會繼續進行AI 專案;且整體產業 AI 化指數表現仍然偏低,僅 35.7 分,特別是在 AI 風險掌握能力上明顯不足。對此,KPMG 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觀察,目前產業 AI 化的實際比例雖然不高,但有個有趣的現象是,不少企業領導者已經非常積極要求企業內部各單位提出 AI 策略。他提醒企業, AI導入通常不太能夠立刻看到成果,甚至必須先擁抱它的缺陷,才有機會等待美好到來。

  • 楊育青
溫怡玲:企業的管理與治理將產生巨變,特別是風險
AI EXPO, 策略觀點, 觀點

溫怡玲:企業的管理與治理將產生巨變,特別是風險

AIEXPO 第一天最後一場演講,邀請到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執行長溫怡玲分享台灣產業 AI 化的現況,「AI 到底能為我們解決什麼?」當然,不是每一間企業都必須要用 AI,換個角度來想,若現在我們手上有一個這麼快速且強大的工具,在需要非常快速的達成企業轉型目標時,必須再多想想,AI 是必須的嗎?

  • 陳書璿
有規範方能形塑產業發展的樣貌,企業應用 AI 須從風險管理角度出發
人物訪談, 觀點

有規範方能形塑產業發展的樣貌,企業應用 AI 須從風險管理角度出發

根據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2023 台灣產業 AI 化調查」顯示,台灣企業目前對 AI 的使用與發展準則,整體採用的程度偏低,近五成企業未發布或具有 AI 相關發展策略,尤其「製造業 / 政府機關 / 其他」(75.3%) 與「零售貿易服務業」(64.9%) 比例更高。即使是 AI 指數較高的 ICT 產業,也僅有兩成完成 AI roadmap,在 AI 發展策略規劃仍有待加強;同時也看到,整體企業對 AI 風險掌握能力的自我評價分數也是最低。

  • 楊育青
生成式 AI 增加學生溝通能力?胡敏君:因有強烈動機與好奇心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生成式 AI 增加學生溝通能力?胡敏君:因有強烈動機與好奇心

生成式 AI 的出現,使得不少老師擔心學生濫用,而喪失學習組織與思考能力的機會;另一方面,家長也不知道該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以因應新時代來臨。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胡敏君觀察,生成式 AI 工具的出現,使學生在使用工具時,提升了溝通能力。

  • 楊育青
富瑜文教基金會攜手盧森堡AIVA打造《臺灣AI組曲》 以創新科技詮釋在地人文
產業案例, 觀點

富瑜文教基金會攜手盧森堡AIVA打造《臺灣AI組曲》 以創新科技詮釋在地人文

AI 作曲、AI 歌手會取代音樂家嗎?或是 AI 可以和藝術家們共同創造美好的表演體驗,而兩者合作打造的舞台又會是什麼樣子呢?臺灣富瑜文教基金會攜手盧森堡 AIVA 科技公司利用 AI 生成,打造出台灣首部音樂史詩《臺灣AI組曲》,並由富瑜基金會甫成立的室內樂團正式對外演奏發表。

  • 楊育青
AI 會取代音樂家嗎?虛擬樂手帶來的幫助與新體驗
生成式AI, 產業案例, 觀點

AI 會取代音樂家嗎?虛擬樂手帶來的幫助與新體驗

近來表演藝術從舞蹈、戲劇到音樂,紛紛開始嘗試結合新媒體、虛擬影像投影等,藉由新科技打造多元的表演形式。富瑜室內樂團在首次對外發表的公開演奏會上,不僅與科技公司合作,與 AI 協作演出,除了演奏 AI 作曲的樂章,更嘗試以真人樂團協同虛擬樂手共同演出,除了為觀眾創造新的表演體驗外,對於樂手來說也是不同的演奏感受。也藉由這次的經驗,開始思考認為未來應用 AI 提升學習音樂效率的可能。

  • 楊育青
不只是 AI 生成樂譜,更是與人類共創的情感表達
生成式AI, 產業案例, 觀點

不只是 AI 生成樂譜,更是與人類共創的情感表達

隨著人工智慧生成式技術的發展,相關創作應用也日漸增加,臺灣富瑜文教基金會與盧森堡 AIVA 科技公司合作,運用大量的臺灣傳統、流行以及民謠音樂資料,讓神經網路模型進行深度學習和分析,以及樂手的演奏反饋,經過六個月的模型訓練,最後生成出極具台灣特色的《臺灣AI組曲》。

  • 楊育青
不只是一場學生競賽,AI Junior Award 致力引導科技人才整合能力
AI Junior Award,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不只是一場學生競賽,AI Junior Award 致力引導科技人才整合能力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AIF) 與電子時報 (DIGITIMES) 針對全台大專院校學生共同主辦的 AI 創新競賽「AI Junior Award」,自 2022 年至今已邁入第三屆。不同於其他強調技術的 AI 競賽,AI Junior Award 希望幫助學生跳脫技術框架,具備設計思考與定義問題的能力,進而成為在快速迭代的 AI 時代中,勇敢做夢、創造未來的人才。

  • 陳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