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AI時代,要能發揮海盜精神

連續五年舉辦的WiDS Taipei Conference,今年聚焦於「數據應用重構生活體驗」,並邀請海內外在資料科學領域貢獻卓越的女性講者,分享實務上的第一手資訊,帶領聽眾了解當代社會人們與數據的交互影響。而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也以「深思AI賦能的世界一從AlphaGo到ChatGPT」為題,跟大家分享AI時代的見聞。

本篇文章轉載自「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鄭緯筌的聽講筆記(原文詳見:「深思AI賦能的世界一從AlphaGo到ChatGPT」聽講筆記:擁抱AI時代,發揮海盜精神!)。

談到ChatGPT,溫執行長說大家的反應不外乎驚喜或者驚嚇。她發現,害怕AI的人怕得不得了,特別有些家長非常驚慌,心想:「糟了!我的小孩數學那麼差,現在又來了個AI,以後該怎麼辦?」

我雖然是第一次聽溫執行長的演講,卻感覺很有親切感。也許,因為我們都出身媒體的關係吧?溫執行長過去曾在媒體任職多年,她指出以往在財經雜誌服務時,經常要處理很多複雜的問題。所以,當媒體記者在分析一個新技術的時候,可能很難立刻精準判斷它會影響到什麼事?譬如說台積電先前赴美設廠,就引發一陣「去台化」的恐慌,但如果換個角度想,也許是我們利用半導體的力量去征服世界各國!所以,這兩種說法其實都是有道理的。

回過頭來說ChatGPT,溫執行長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她說,自己身邊有很多非同溫層的朋友,以往都沒用過ChatGPT,所以當她有機會去一些企業的董事會演講時,那些大老闆們大約只有一半之前有玩過,於是他們就會興致勃勃地去體驗一下。然後,每個人去問ChatGPT的第一個問題都是「欸,你知道我是誰嗎?」可想而知,ChatGPT就會講出一些非常好笑的事情。

這幾個月以來AI正夯,很多人都是從媒體或YouTube得知AI的相關訊息,但伴隨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媒體上難免有些似是而非的資訊。所以,溫執行長也提醒大家在關注新科技的發展時,要好好思考它真正的意涵,以及對人們帶來的影響又會落在哪些層面?

這波以ChatGPT為首的AI浪潮,跟過往AlphaGo與AlphaZero的浪潮最大的差異點在於,這個世界只有少數人在下圍棋,所以,當時大家只覺得「哇!AI已經好厲害了!」但是,這個「厲害」沒有來到我們身邊,也沒有辦法使用它。

聽到這裡,讓我很有共鳴。因為,先前我也是抱持這樣的看法,也把觀察寫在新作《1分鐘驚豔ChatGPT爆款文案寫作聖經:寫作教練Vista教你用ChatGPT寫出引人入勝的銷售文案》中。

溫執行長表示,目前AI的發展可說是今非昔比,不再只是黑科技,而是人人都可使用的ChatGPT。它不但能跟你有問有答,而且回答的方式有模有樣,有時候比你的老公還要誠懇!甚至,它的道歉比一般人還更到位呢!

所以,就會有人開始打趣地說:「到底是誰躲在ChatGPT的後面啊?是如何把它訓練出來的呢?」甚至還有人詢問溫執行長是不是有認識OpenAI的高層,可否把自家的老公送去那邊訓練一下?

也因為這波AI浪潮來得又急又快,讓人很深刻地可以感受到科技的巨大力量。所以,美國繪圖晶片公司NVIDIA(輝達)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才會有感而發,把現在這個時間點稱之為「AI的iPhone時刻」。

溫執行長坦言,iPhone背後並沒有什麼新技術;同樣地,ChatGPT目前也沒有應用到太新穎的技術。至少就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的工程師們來說,沒有一個技術或模型是他們之前不知道的。但是,為什麼OpenAI就有能耐把它們合在一起,且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產生這麼龐大的效應呢?

所以話說回來,ChatGPT帶給世人的,究竟是驚喜或驚嚇,關鍵其實在人的身上。如今,AI已是一股不可逆的趨勢,接下來大家都得思考該如何借助它來形塑我們未來的生活?

現在,ChatGPT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真實性。雖然它可以告訴我們資訊出處跟消息來源,但是我們卻沒有能力判斷消息來源的真假。所以,Google的瀏覽量並沒有下降,甚至還有增加的趨勢。這是因為在看完ChatGPT的答案後,反而會回過頭去Google查詢事情的真偽。

聽到這裡,在場的來賓都笑了,連我也笑了。

溫執行長提醒大家,除了資訊查核需要留意,對數據的理解也需要有一番正確的認知。道理很簡單,因為絕大部分的企業現在對於數據所存有的概念,可能還停留在蠻原始、蠻荒的階段。

「大家在解讀數據的時候,很容易只看數字本身,但是這樣容易會有迷思⋯⋯如果我們往外看的話,你會發現它其實牽涉到整個市場的經營策略。」她提醒大家,數據的重要性會影響到這家公司的下一步,乃至整體營運策略。

所以,就企業經營來說,很多時候的關鍵不止是數據,而是背後的意義。但是,這些事情往往不是做資料的人會清楚知道的,常常得要跟業務單位有較多的互動和溝通後,才能理解他們究竟在談什麼。而美國《哈佛商業評論》(HBR)在2018年所出版的《Driving Digital Strategy: A Guide to Reimagining Your Business》,對於想了解數位轉型或是AI相關論述的人來說,都十分適合閱讀這本書!

溫執行長指出,「產業AI化」是臺灣發展的契機,但是,臺灣目前大概只有三成的企業處於ready AI的階段,另外七成都還停留在「只是聽說過AI」或「壓根沒聽說」的狀況。想要發展「產業AI化」,不能只重視技術跟硬體,經營策略和人才養成同樣重要。如果只談技術的話,往往會對策略造成很大的阻礙。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公布《產業AI化大調查》調查結果,整體產業AI化指數表現偏低僅39分,七成臺灣企業AI發展尚未啟動;而且數位化程度也不儘理想,顯示國內企業的數位化程度與應用AI的情形仍有待提升。

說到這裡,她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大家不妨想想,不管AI再厲害,當我們今天外出時,可以選擇搭車、搭飛機、騎U-Bike或走路等方法。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的,這個就叫做「策略」;如果沒有策略跟目標,也不知道要去哪裡,那麼再厲害的工具都沒有用!

最後,溫執行長語重心長地說:「擁抱AI時代,希望大家都能發揮海盜精神!」什麼叫海盜精神?這是出自廣達電腦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的說法。

張嘉淵院長曾以世界名著《金銀島》比喻,認為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海盜精神,就是勇於跳上船、探索未知尋找人生寶藏的勇氣。張嘉淵院長明確表示,未來企業要的是有海盜精神的人。

溫執行長除了引用張嘉淵院長的說法,鼓勵大家要有海盜精神,更要培養以下能力: 首先,要有敘事力。每個人都必須能夠說一個好的故事。為什麼這個數據是有意義的?為什麼今天要做這樣的分析?它背後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有了完整的說故事能力後,再來就要培養數據力。當然,所謂的數據力,並不是要使用很多技術。現在的職場人士,即便是文科生,也要有能力把看到的現象,轉成資料科學家能夠分析的數據,唯有做到這樣,才算是擁有數據力。

溫執行長說,如今需要的是「跨領域人才」,千萬不能故步自封!很多人會有固定思維,經常覺得「我就是學這科的!」但是,未來光只學某一科是不夠的!

所以,要隨時保持學習心態,也要時時保持好奇心,因為未來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或可怕的事情將發生。AI時代充斥著這些未知的事情,究竟會產生什麼衝擊,都將由我們來定義,也會由我們來影響、塑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