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 資料科學, 人工智慧, 趨勢 從生態圈概念出發,打造「達爾文之海」協助AI新創 2017年台灣產業界掀起人工智慧熱潮,然而當時有經驗的AI人才據估計不到1000人;2019年中,第一本從台灣產業角度出發的專書《人工智慧在台灣》正式出版,產業AI化、AI產業化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彙;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零售……雖然橫跨各種不同領域,但不需解釋,大家都知道「智慧」指的就是人工智慧。
新創, 人工智慧, 趨勢 2022 上半年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公佈:資料安全性與開放將是關鍵議題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日趨成熟,許多產業開始注意到新技術即將帶來的變革,提供AI技術服務的公司相應而生。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與AppWorks Accelerator、台智雲TWS合作,公布2022年上半年「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Taiwan’s AI Ecosystem Map First Half 2022)。透過每半年更新一次的地圖持續發掘更多潛力在地新創,並盤點AI發展能量,從中也觀察到幾個趨勢與挑戰值得與大家分享。
趨勢, 人工智慧, 資料科學 全球大數據專家麥爾荀柏格:資料並非AI時代的石油 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略有概念的人或許都曾聽過,在2016、2017年時產業界經常將資料比喻為「新時代的石油」,但在全球知名大數據專家麥爾荀柏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與知名科技新聞記者蘭姆格(Thomas Ramge)合寫的《資料煉金術》書中直言,這樣的比喻是不對的,因為在數位經濟中,價值創造的方式跟過去完全不同,而也正因為這種不算正確的類比,使得很多傳統企業的數位轉型往往以失敗收場。
人工智慧, 趨勢 當AI開始繪畫後,將如何影響創意產業? 全球權威財經雜誌《經濟學人》(Economist)在6月以「AI新境界」(AI’s New Frontier)做為封面故事,而封面主視覺也首次由AI進行設計。究竟AI是如何設計出這個封面?《經濟學人》在電子報中有詳細解釋。
電動車, 人工智慧, 趨勢 當地面的車聯網遇見天上的低軌衛星,通訊設備將成為關鍵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在股東會透露,鴻海已開始佈局B5G相關衛星通訊的計畫,除投入低軌道衛星(LEO)領域研發,也不排除發射鴻海衛星的計畫,並將由鴻海研究院新世代通訊研究所負責設計及統籌。
人工智慧, 趨勢 AI落地前,需要具備哪些思維? 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面對越發不穩定、不確定、複雜且模糊的世界,在黑天鵝與灰犀牛事件頻傳的今天,很少人可以為這樣混亂的環境做準備。但越是混沌的時刻,無論是客戶的求、工具的用、AI轉型到因應社會脈動所做的改變,企業更需要審慎思考下一步。
趨勢, 人工智慧 從5G、B5G到6G的新世代通訊想像 還記得東京奧運閉幕典禮上,在巴黎各個景點以及外太空上演的交響樂曲嗎?這個表演正好可以展現5G低延遲以及高可靠度的特性。試想,要讓位於不同地點的人同時演奏,若訊號延遲時間長的話,各自聽到的音樂就會不同,導致演奏聲音不和諧。
人工智慧, 趨勢 五大步驟培養與AI協作的能力 隨著AI應用逐步落地,與AI協作的能力料將成為未來所應具備的態度與知識。程式與AI教育也被許多國家納入課程中,教育部在2019年宣布人工智慧與新興科技教育總體實施策略,,將從國小、國中、高中推行AI教材並和108課綱同步上路,希望培養學生AI及新興科技素養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