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此標籤共有 351 篇文章

全球多場大選增政經動盪,孫明德:台灣企業須維持多元選擇
總體經濟, ESG新賽局, 策略觀點, 觀點

全球多場大選增政經動盪,孫明德:台灣企業須維持多元選擇

2024 年全球有超過70場重要選舉,包括日本、英國和泰國都由於政局的重大變化備受矚目,當然美國總統大選上個出現令人意外的變數更是影響重大。政局會帶動哪些經濟與產業變動?因應詭譎難辨的局勢,各國政府與各種重點產業,又有哪些不同的考量。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從川普與拜登截然不同的政治經濟立場,以及未來政策可能變化,提醒企業應為下一步即時做好準備。

  • 楊育青
走進真實場景,找到下世代永續的新遊戲規則
ESG新賽局, 人才培育, 策略觀點, 觀點

走進真實場景,找到下世代永續的新遊戲規則

無論是否注意到或採取因應行動,AI 技術的發展與 ESG 新規範的陸續出現,帶來了產業典範轉移,使得企業經營管理或人才定義,此刻就面臨全新的挑戰。如何從概念落實為執行方案?大學裡的教學如何培養下個世代面對新遊戲規則的挑戰,是台灣許多大學正積極投入的領域。

  • 楊育青
蔡宗翰:算力不足有解,須掌握訓練垂直領域模型的焦點
LLM, 產業案例, 觀點

蔡宗翰:算力不足有解,須掌握訓練垂直領域模型的焦點

社群媒體巨頭 Meta 日前推出迄今為止最大的開源 AI 語言模型 Llama 3.1 405B ,該模型使用了 16,000 個 Nvidia H100 GPU 進行訓練。面對這波模型軍備戰爭,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TAIDE 模型訓練組召集人蔡宗翰認為,台灣即使面臨算力不足的挑戰,仍可以針對台灣本地的需求,訓練垂直領域模型,而當中最重要卻也常被忽略的關鍵在於評估。

  • 楊育青
不僅是立國之本,農業還能協助企業完成減碳的最後一哩路
ESG新賽局, 產業案例, 觀點

不僅是立國之本,農業還能協助企業完成減碳的最後一哩路

面對全球氣候異常,幾乎所有產業都會受到影響。而農業雖是立國之本,但在工業革命之後,其重要性往往被忽略。進入ESG時代,新創企業無限永續創辦人楊旭宸點出,當企業減碳進行到極限,仍可能會增生無可避免的碳,使企業始終無法達成淨零目標,這時與農業合作,讓自然碳匯輔助企業達成淨零碳排的最終目標,將是極佳解方。

  • 楊育青
台灣商用軟體轉型升級與出海,生成式 AI 有解?
產業案例, 觀點

台灣商用軟體轉型升級與出海,生成式 AI 有解?

生成式 AI 熱潮帶動台灣硬體產業新一波榮景,不過 AI 硬體做得再好,最終還是要回到應用場景,沒有場景、沒有商業模式,雖然目前台灣在這波 AI 熱中扮演「賣鏟子」的角色獲利甚豐,但是當硬體進入成熟期之後呢?台灣產業如何藉助 AI 找到新的應用與商業模式?包括 Google 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等人,在這段時間裡都提出類似的提醒。

  • 陳梓元
數位孿生 x 合成資料 x 生成式模型  MetAI 讓智慧製造成真
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數位孿生 x 合成資料 x 生成式模型 MetAI 讓智慧製造成真

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資料是最不可或缺的資源。然而,一直以來製造業在邁向智慧化和數位轉型過程中,往往面臨數據不足的挑戰,無論是用於訓練人工智慧(AI)模型,或是進行產線優化,資料的缺乏往往成為瓶頸。Met AI 宇見智能透過生成式 AI 技術,結合數位孿生技術與合成資料,為製造業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利用數位孿生的環境源源不絕的產生高價值擬真資料,讓訓練 AI 模型的想法能夠成真。

  • AIF Editor
重新思考並創造「移動價值」 飛行車 Bellwether 的創新之路
ESG新賽局, 產業案例, 觀點

重新思考並創造「移動價值」 飛行車 Bellwether 的創新之路

車子除了在平面道路上跑,也能在空中飛嗎?電影中常見車子在空中飛行的畫面,也許有機會提前出現。2019年成立於英國的 Bellwether,創辦人陳坤揚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原本只是團隊成員的畢業製作,卻在疫情及一連串的機運下,成立了公司。他們的飛行車不僅在杜拜試飛成功,同時受到多間歐洲企業的關注與支持,目前更在台南設立分公司尋求更多航太專業人才,也即將在7月於台灣進行測試。

  • 楊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