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發布:超過半數企業已使用生成式 AI,且企業 AI 化指數差異逐步加大 ➤➤ 點我看摘要報告內容
2024 台灣 AI 新創地圖發布!點我看地圖名單
35年前就啟動的永續人才培育計畫,能為台灣帶來些啟發?
ESG新賽局,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35年前就啟動的永續人才培育計畫,能為台灣帶來些啟發?

永續浪潮席捲全球,企業亟待專業人才投入,而各大專院校也積極將永續發展議題融入課程設計中。劍橋大學早在1988年即成立永續領導力學院(Cambridge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CISL) ,特別針對在職企業人員設計永續專業訓練課程,35年來培育數萬成員進入公部門與企業。目前台灣的永續教育正在醞釀,而企業也亟待專業人才投入,從英國以至於歐洲在社會共識的建立,以及永續教育與人才培育的長期努力中,有哪些做法值得台灣學習?

  • 楊育青
料理加上自動化系統, Yo-Kai Express 帶來新的餐飲服務
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料理加上自動化系統, Yo-Kai Express 帶來新的餐飲服務

想吃拉麵除了拉麵店之外,現在自動販賣機也可以買到了。疫情不僅改變消費者的餐飲習慣,也帶來無人餐廳的新商機。發跡於美國矽谷的 Yo-Kai Express ,靠著自動販賣機製作的拉麵、烏龍、河粉等熱食,不僅征服美國、日本、韓國人的胃,更在 2024 年消費性電子展 CES 上,被官方點名為自動化代表亮點之一。

  • 楊育青
從大型語言模型了解如何更好的使用 AI 工具
LLM, 實作解析, 技術

從大型語言模型了解如何更好的使用 AI 工具

生成式 AI 的興起帶來了許多便利的工具,從文字、圖像的生成到對話聊天,但你是否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產出很好的成品,而自己使用時,卻沒辦法有同樣效果?【AI CAFÉ 線上聽 】特別從生成式 AI 模型的原理出發,了解模型如何解讀指令,將使我們能更有效地使用 AI 工具並生成出滿意的結果。

  • AIF Editor
AI 時代下必須知道的人才自我養成術
AI Junior Award,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AI 時代下必須知道的人才自我養成術

「躺平」、「內卷」是許多人對於年輕世代的評語,認為現在的學生對於未來茫然沒有目標,下課後只想追劇、滑社群媒體。這可能是部分的事實,「但或許只是他跟你想的不一樣而已,」AI Junior Award評審、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副教授胡筱薇認為,其實不少學生擁有很多想法與創意,重點在於怎麼引導他們,找到熱情與方向。

  • 陳梓元
模型部署前哨站!模型壓縮的原理與方法
實作解析, 技術

模型部署前哨站!模型壓縮的原理與方法

自 ChatGPT 推出至今,不少企業也開始嘗試將生成式 AI 模型應用於改善工作效率或提供客戶服務。然而,這類大型語言模型的部署並不容易,隨著模型規模的增長,儲存和計算需求也相對提高。例如:以GPT-175模型需要約350GB的儲存空間(Floot16 precision),並且在推理和運算時,也需要同等大小的記憶體。若要有效運行模型,至少需要五個A100級別的GPU,其中每個GPU具有80GB的記憶體。顯示大型語言模型在部署時,面臨參數量大、速度慢且計算複雜度高等挑戰。此外,若需要在移動端或邊緣設備上進行多模型部署,更是增加了複雜度。

  • AIF Editor
快速升息後房地產市場怎麼改變,有哪些重要指標?
總體經濟, 資料科學, 趨勢

快速升息後房地產市場怎麼改變,有哪些重要指標?

世界經濟論壇(WEF)這兩年的風險報告書(Global Risks Report 2024)中,生活成本的危機持續是全球關注風險,特別對年輕世代影響顯著。而在疫情結束後美國快速升息,直接與間接造成的通貨膨脹則使得這個問題更為嚴重。接下來可能如何發展?應該關注哪些指標?如何藉由數據分析掌握趨勢的轉變?

  • 王寅武
    王寅武
  • 吳定謙
    吳定謙
  • 溫怡玲
    溫怡玲
已發展國家關注「可負擔住宅」,除了房價還需要知道什麼?
總體經濟, 資料科學, 趨勢

已發展國家關注「可負擔住宅」,除了房價還需要知道什麼?

世界經濟論壇(WEF)這兩年的風險報告書(Global Risks Report 2024)中,生活成本的危機持續是全球關注風險,特別對年輕世代影響顯著。而在疫情結束後美國快速升息,直接與間接造成的通貨膨脹則使得這個問題更為嚴重。接下來可能如何發展?應該關注哪些指標?如何藉由數據分析掌握趨勢的轉變?

  • 王寅武
    王寅武
  • 吳定謙
    吳定謙
  • 溫怡玲
    溫怡玲
向未來提案!學校裡的沙盒,「未來智慧工場」培養學生失敗的經驗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向未來提案!學校裡的沙盒,「未來智慧工場」培養學生失敗的經驗

科技變革日新月異、全球政經局勢更是加速變化,對於未來人才的需求及想像早已不同以往。而大學做為人才培育的重要高等教育機構,除了承接大學的社會責任,還肩負橋接產業與學術橋樑的角色,面對新的挑戰,大學又該做出那些改變?

  • 楊育青

專題精選

知勢電子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