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發布:超過半數企業已使用生成式 AI,且企業 AI 化指數差異逐步加大 ➤➤ 點我看摘要報告內容
2024 台灣 AI 新創地圖發布!點我看地圖名單
社畜看天下_科技戰篇 #1 從德國坦克到日本半導體 美國的三大科技戰史
專欄, 社畜看天下, 中美科技戰

社畜看天下_科技戰篇 #1 從德國坦克到日本半導體 美國的三大科技戰史

中美角逐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但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和其他國家在科技領域進行角力。美國在每個不同時期,針對不同國家,在不同的領域上爭鋒相對,現在要如何針對中國?或許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美國的科技戰史,了解美國過去科技戰到底跟哪些國家對抗過?當時針對的重要領域是什麼?又造成了什麼結果?

  • 孫明德
    孫明德
數位轉型觀點 #1 面對疫情危機,企業如何解決遠慮與近憂?
陳來助, 數位轉型, 趨勢

數位轉型觀點 #1 面對疫情危機,企業如何解決遠慮與近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說2021年5月中這一波又急又快的疫情是台灣產業的近憂,那麼全世界面對「零碳排」的重視,將成為下一波台灣產業必須面對的競爭力挑戰。但無論是遠慮或近憂,都確定了一件事:過往企業的工作或決策模式都不再適用。

跨向 AI 一小步 企業轉型一大步
趨勢, 數位轉型

跨向 AI 一小步 企業轉型一大步

2021 年對台灣而言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從處於看似平行世界的抗疫模範生,到五天內一路上升到三級警戒,全國多數營業場所被迫停業,企業面臨分流、遠距上班,打破了長期以來習以為常的作業流程。突如其來的遽變,企業是否已做好準備轉型?面對未來,企業是否還只想用舊方法面對「新常態」?轉型已迫在眉睫,許多企業已開始思考,如何透過人工智慧、數位科技轉型,為充滿變化的未來超前佈署。

  • 陳梓元
蔡炎龍:人工智慧最難是問出好問題,專家的決策能力更重要
觀點, 人物訪談, 趨勢, 人工智慧

蔡炎龍:人工智慧最難是問出好問題,專家的決策能力更重要

「人類一直希望可以做出哆啦A夢,一個可以像人一樣思考的機器人。」但是,目前的技術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遠,而人類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包括制定出好的決策。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蔡炎龍說,想要運用人工智慧幫忙解決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問出好問題,就像是函數一樣,輸入與輸出值的設計才是關鍵。但要如何問出好問題?考驗的不僅是團隊成員的專業能力,還有溝通及收斂問題的能力。

  • 楊育青
從生產效率最大化到客製化 李崇漢:需要高彈性、高效能的工業網路架構
NExT Forum

從生產效率最大化到客製化 李崇漢:需要高彈性、高效能的工業網路架構

嚴峻的疫情影響許多工廠的人力配置與生產效能,工業自動化及無人工廠的未來漸漸受到矚目,隨著越來越多自動化在邊緣或雲端執行,工業連網 (Industrial Networking) 的重要也被看見,時效網路(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則在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楊智傑:臨床流程優化是智慧醫療的關鍵

楊智傑:臨床流程優化是智慧醫療的關鍵

數位醫學已成為醫學期刊與研究的重要議題,過去二、三十年,醫學界歷經漫長的資訊數位化過程,如今也有顯著的成果,那麼加入人工智慧的醫療會是什麼樣貌?面臨什麼挑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認為,讓醫療人員在在短時間內進行龐雜資訊的判斷,並且導入到臨床流程,才是智慧醫療最重要的任務。

  • 鴻海研究院
謝弘輝:邊緣運算與5G將是自駕車未來發展的關鍵

謝弘輝:邊緣運算與5G將是自駕車未來發展的關鍵

電影中科技感十足的自動駕駛車讓人嚮往,人類也一直致力於現實世界中打造出自動駕駛車。自駕車的運作是透過感測元件搭配攝影鏡頭,將偵測到的路況傳回資料庫以判斷路況,因此,除了車輛硬體必須有全自動駕駛能力之外,網路通訊技術的進展,將是自駕車的發展和應用的關鍵。

專題精選

知勢電子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