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要零碳又要轉型,AI能夠幫上什麼忙?
四、五年前AI剛蔚為風潮時,為了快速培養人才、順利導入AI,經常以能夠達成「quick win」的專案為主,這是正確也有效的策略。但至今如果仍然只求quick win,而忽略AI能夠帶給企業與產業的核心價值,那恐怕就有些可惜了。本週《知勢》電子報就和你分享關於核心價值取捨的一些思考,希望有所幫助。
歡迎訂閱我們
四、五年前AI剛蔚為風潮時,為了快速培養人才、順利導入AI,經常以能夠達成「quick win」的專案為主,這是正確也有效的策略。但至今如果仍然只求quick win,而忽略AI能夠帶給企業與產業的核心價值,那恐怕就有些可惜了。本週《知勢》電子報就和你分享關於核心價值取捨的一些思考,希望有所幫助。
今天我們特別選擇了過去較少報導的題材,分享AI如何應用在行銷傳播領域。很多硬底子的技術人常認為,行銷傳播領域所使用的AI技術並不難,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卻很可能是大家最常接觸到的AI應用,例如幾乎無所不在的推薦系統,就屬於此類。
在農曆春節假期中,《知勢》電子報匯整2021年重要書籍並分為四大類,希望能幫助我們掌握2022年市場與產業版圖的重要變動,並據此思考企業的轉型方向。
Metaverse、NFT、EGS,以及與ESG密切相關的淨零碳排Net Zero,可能是2021下半年至今,最受產業與企業關注的熱門議題,不過雖然同樣受到關注,但兩者的本質其實有相當大差異。由於來自全球各國以及品牌大廠的壓力,淨零碳排已是產業界必須達成的目標,而且有明確的截止期限。
由人工智慧基金會AIF、之初創投AppWorks與台智雲TWS合作的「2021下半年台灣AI生態系地圖」正式出爐,透過每半年一次的生態系資料蒐集與研究,希望盤點台灣人工智慧發展的動態變化與機會,提供產業參考。
前兩天忘了在哪裡瞄到一種商品「AI智能化妝品」,當然沒有認真研究那到底是什麼,只是順勢聯想到,或許AI兩個字可以代換為量子,或者元宇宙;又忽然想到早在2018年就看過一本言情小說,書名叫做《機器學習》。
今年的第一份電子報,想跟你一起看看2022年重要趨勢,首先是經濟的:物價上漲是否帶動通貨膨脹?除了物價壓力之外,還有那些需要預做準備的?
本年度最後一期電子報,回歸我們持續關注與推動的產業AI化,這是基金會設立的初衷和不變的使命。台灣產業AI化的下一步會是什麼?產業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其他國家又怎麼推動這項工作?與你分享本週的文章,也預祝新年快樂,我們2022年見!
2018年初,第一次聽AIF前執行長陳昇瑋談人工智慧時,記得他是這麼說的:「目前看到台灣產業轉型最大的機會就是AI,再下去只有量子電腦了,但那還非常遙遠……」經過四年之後,我們是否往神奇的量子世界更靠近一步?在學術界與產業界各有哪些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