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案例, 觀點, 新創 亞太智能機器讓AI讀懂人話 用自然語言模型提升虛擬人的魅力 想像一下,當我們進到遊樂園中,所有樂園中的電子虛擬角色都能自然與你互動;或是現實世界中的麥當勞叔叔、肯德基爺爺等不同企業形象的角色,也能開口跟你說話,是否會提升你對企業的好感呢?又或者,假使能有虛擬人物協助服務業點餐,由於沒有地域性問題,也不會累,假使面對奧客上門時,也能幫忙應對而不動怒,對於缺工情況越來越嚴重的服務業將帶來實質的幫助。
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模擬矯正後的模樣,牙醫用生成式AI減少醫病溝通成本 回憶起從牙醫投入創業的歷程,劉曉暘笑著說起源來自爸爸一句無心的話:「有機會可以學一下Python。」開啟了Preteeth的創業之路。
產業案例, 觀點 台灣第一個繁中企業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與機會 近半年來,各式生成式AI工具的出現,引起許多人關注,預期在技術或工作流程層面將帶來極大影響。根據麥肯錫(McKinsey&Co.)最新研究顯示,生成式AI每年可創造出相當於2.6至4.4兆美元的經濟價值,並有75%的企業使用生成式AI提供價值,這些企業包括客戶營運、行銷、軟體工程、研發領域,顯見生成式AI對產業帶來的影響將會逐步增大。
產業案例, 觀點 睿均科技:透過 AI 使製程具可追溯性,打造讓客戶都驚豔的深度連結 根據經濟部「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台灣中小企業家數超過159萬家,逾 98% 是中小企業。然而不論數位轉型或是邁向 AI,沒有大型企業的資源,要如何透過 AI 賦能,創造不被取代的價值?
產業案例, 觀點 以人工智慧打造長照網絡,6億筆資料實現精準照護 「長照」顧名思義就是長期照顧,也就是需要有人照顧才能夠生活,根據統計,已開發國家中約12%的高齡者有照顧需求,台灣將在2030年達到100萬人,是十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台灣擁有頂尖的醫療技術,也有許多優秀的科技人才,但在醫療照護方面仍有許多行政作業必須仰賴人力操作,這對極具人力需求的長照產業來說,如何借用人工智慧協助?
觀點, 產業案例 賴偉晏:品牌的忠誠度會不見,價值將會成消費關鍵 隨著科技技術與經濟環境改變,消費者行為大受影響,連帶也衝擊許多品牌,例如Brook Brothers、True Religion、G-Star,這些曾經紅極一時的時尚品牌皆面臨破產。KPMG 數位長賴偉晏直言,未來品牌的忠誠度會消失,而消費者會持續購買的品牌也會越來越少。
ChatGPT, AI EXPO2023, 產業案例, 觀點 ChatGPT為企業的數據驅動帶來哪些影響? 生活在資料科技的時代,絕大多數人會使用數位工具或資訊科技提升工作效率,或完成更好的工作成果。但是,企業是否真的用數據來驅動商業策略?這一波ChatGPT浪潮中,又將對企業的數據驅動策略帶來哪些影響?
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AI 主播來了!產業該怎麼應用? AI影像與語音生成技術的蓬勃發展,在各個產業掀起不同的應用想像,甚至在音樂產業已出現AI偶像,近期包括俄羅斯、中國、韓國等國家,都可以看見AI主播的身影,並引發討論。台灣新創集仕多Choozmo也成功打造出全台首位虛擬主播「AI Spokes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