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發布:超過半數企業已使用生成式 AI,且企業 AI 化指數差異逐步加大 ➤➤ 點我看摘要報告內容
2024 台灣 AI 新創地圖發布!點我看地圖名單
數位孿生 x 合成資料 x 生成式模型  MetAI 讓智慧製造成真
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數位孿生 x 合成資料 x 生成式模型 MetAI 讓智慧製造成真

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資料是最不可或缺的資源。然而,一直以來製造業在邁向智慧化和數位轉型過程中,往往面臨數據不足的挑戰,無論是用於訓練人工智慧(AI)模型,或是進行產線優化,資料的缺乏往往成為瓶頸。Met AI 宇見智能透過生成式 AI 技術,結合數位孿生技術與合成資料,為製造業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利用數位孿生的環境源源不絕的產生高價值擬真資料,讓訓練 AI 模型的想法能夠成真。

  • AIF Editor
AI 如何應用在瑕疵檢測上
實作應用, 技術

AI 如何應用在瑕疵檢測上

瑕疵檢測是許多製造業中關鍵的品質控制環節,傳統的瑕疵檢測方法主要依賴人工檢測或基於規則的方法,這些方法儘管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仍有不夠精準、效率低下和容易受到環境變化影響等問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機器學習和電腦視覺的進步,瑕疵檢測領域的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不僅可結合傳統手法提升準確率,還能透過生成式 AI 輔助生成訓練用的瑕疵資料,讓瑕疵檢測更精準、更符合快速更迭的產線週期。

  • AIF Editor
重新思考並創造「移動價值」 飛行車 Bellwether 的創新之路
ESG新賽局, 產業案例, 觀點

重新思考並創造「移動價值」 飛行車 Bellwether 的創新之路

車子除了在平面道路上跑,也能在空中飛嗎?電影中常見車子在空中飛行的畫面,也許有機會提前出現。2019年成立於英國的 Bellwether,創辦人陳坤揚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原本只是團隊成員的畢業製作,卻在疫情及一連串的機運下,成立了公司。他們的飛行車不僅在杜拜試飛成功,同時受到多間歐洲企業的關注與支持,目前更在台南設立分公司尋求更多航太專業人才,也即將在7月於台灣進行測試。

  • 楊育青
優化結構以減少運算量,YOLO v10 實現端到端即時物件偵測的目標
論文快讀, 技術

優化結構以減少運算量,YOLO v10 實現端到端即時物件偵測的目標

YOLO(You Only Look Once)是一種即時物件偵測系統,自2015年首次提出以來,已經在電腦視覺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項技術的主要創新在於其高效、快速的物件偵測方法,使其在實際應用上都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在每一代 yolo 的發展都是在即時性與精確度上進行討論。

詹婷怡:數位轉型 + AI,要轉換的不是科技,是思維
2024國鼎論壇, 策略觀點, 觀點

詹婷怡:數位轉型 + AI,要轉換的不是科技,是思維

「許多人都說現在已經是AI時代,但如果當時沒有數位轉型打下基礎,要談 AI 其實也很困難。」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詹婷怡 26 日在 2024 國鼎論壇中,分享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所做的 「2023 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直言生成式 AI 改變了人與電腦間互動的關係,在這個時間點,每個企業也開始訓練起自已的大腦。而 AI 人人可用,但資料才是最珍貴的。她強調,當數位轉型遇見 AI 的時候,正是以 AI 協助台灣產業數位轉型再進階的契機。

  • 楊育青
AI 時代的台灣價值是什麼?對於 AI 基本法的期待
2024國鼎論壇, 人工智慧, 觀點

AI 時代的台灣價值是什麼?對於 AI 基本法的期待

隨著AI技術與應用日漸廣泛,打造安全、可靠且可信賴的人工智慧已是全球共識,但不可否認,東西方國家對於 AI 管制的基本出發點有很大差異。東方國家全力促進經濟及科技發展,而西方國家則關注制度與「護欄」的建立。面對國科會今年底即將提出首部AI基本法草案,產學界雖然期待,卻也希望能有更多溝通與對話的機會。

  • 楊育青

專題精選

知勢電子報

閱讀更多